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第三届链博会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六千项——
“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走进链博会)
本报记者 罗珊珊
7月20日,第三届链博会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中国贸促会对外公布,本届链博会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到1200家,线上线下观众人数超过21万人次,比上届增长5%。
“链博会是中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是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重要公共产品,彰显了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兴乾说。
“国际范”更足,开放合作是共识
李兴乾介绍,链博会举办三届,境外参展商占比逐年攀升,从首届的26%、第二届的32%,上升至本届的35%。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参展商覆盖范围从首届的55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本届的75个。
首次参展的法国欧莱雅公司展示了与中国供应链合作的创新成果,例如,与中国初创企业汝原科技联合开发的光能吹风机,凭借红外光技术实现高效节能。“高质量的供应链,就像一场大型交响乐,需要大家一起上台、多方协作才能奏出最美的和弦。”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说,欧莱雅与超1600家中国供应商的合作便是生动实践,让中国创新反哺全球,共同奏响供应链生态圈繁荣的动人乐章。
“链博会的魅力不仅在于同行业间的交流,更在于跨界跨领域的碰撞。”中国贸促会产业促进部部长杨晓军说,有农业企业表示,汽车行业“零库存管理模式”、新能源行业“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系统”等供应链管理方案,启发公司进一步优化发展战略和路径。
“创新力”更强,相互赋能促发展
本届链博会上,参展企业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一大批全球尖端新品、技术与解决方案密集发布,集中呈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前沿成果,覆盖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健康医疗等多个领域。
通用技术集团带来了全球首台0.235秒超宽体CT,以“极速成像+精准诊断”双核心优势,扫描速度提升至传统设备的8倍,让心房颤动患者也可以获得无运动伪影的清晰图像。
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携创新产品——“交银创投贷”精彩亮相。据了解,“交银创投贷”是立足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定位打造的股债联动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采用“贷款+外部直投”模式,通过与北京市优质投资机构强强联合,以“投贷联动”方式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
中信集团集中展出在汽车零部件、重型装备、特种材料、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最新应用。其中,中信戴卡作为全球最大的铝车轮和铝制底盘零部件供应商,带来自主研发生产的一体化压铸轻量化铝制汽车底盘,可实现减重33.4%,满足汽车主机厂对轻量化、低碳节能的要求。
本届链博会首次设立的创新链专区,以“制度、载体、服务”为支点,打通从知识产权确权、技术孵化到产业化的全流程,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三大交易机构现场展示其快捷高效的技术交易系统和成功案例,现场对接企业技术评估、确权、交易全方位需求,累计与近百家企业和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链接度”更高,投资中国更坚定
李兴乾表示,链博会不追求短期的现场交易成交额,更注重推动长期互利合作,帮助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
英国力拓集团与中国宝武再度携手参展,在智能汽车链展区全面展示了产业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以澳大利亚西坡铁矿项目和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为代表的全球产业合作成果。力拓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许峰表示:“随着全球产业链格局不断变化,构建一个更加低碳、充满韧性与包容的供应链体系至关重要。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引擎和推动低碳转型的中坚力量,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伊利是三届链博会的“全勤生”。伊利集团副总裁徐克表示,中国有超大规模市场、丰富的场景需求、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着“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伊利在全球有2000多家合作伙伴,遍及六大洲,将在国际化合作中进一步编织更加紧密的联结纽带,持续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