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 语
每当汛期来临,频繁的降雨会让山区的地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无论是山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还是游客的山野之旅,都需要多一份谨慎。这份实用的地质灾害防范正负面清单,请务必收好!
山区居民篇
正面清单
加强日常巡查:定期查看房前屋后山体、边坡有无裂缝、松动土石,观察溪流水位变化及浑浊程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村委会或相关部门。
学习应急知识:主动学习地质灾害防范和应急避险知识,了解居住地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置、避险场所及逃生路线,参加属地或相关部门组织的应急演练,掌握正确的避险方法。
关注天气预警:密切关注自然资源和气象部门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和天气预报,根据预警级别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合理选择居住区域:居住屋室尽量选择远离山坡的一侧,降低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对居住人员的威胁。
听从指挥避险:当预警发布后,严格听从属地政府的指挥安排,按照预定的避险路线和安置地点,及时、有序地进行避险转移。
负面清单
随意开挖山体:在房前屋后随意开挖山体、坡脚,破坏山体稳定性,引发滑坡、崩塌等灾害。
轻视灾害征兆:发现山体出现裂缝、掉块,斜坡局部塌陷,泉水突然干涸或涌出等异常现象时,长时间停留观察。
在危险区域逗留:在陡坡下方、沟谷两侧、采空区域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逗留。
在危险区域建房:在陡坡下、沟谷口、河道边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新建房屋或堆放杂物。
返回危险区:避险转移后,在未接到相关部门允许返回的通知前,返回原居住区域或其它危险地带。
结 语
守牢地灾防范安全线
畅享山区平安好时光
本内容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地质勘查管理处、北京市灾防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