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数字丝路·光明观察”系列述评④
宋元时期,商船从刺桐古港启航,闯荡出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时至今日,山海不再是互联互通的阻隔,我们扬帆起航,乘着数智东风,驶向新的航程。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举办。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6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绘数智海丝图景,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现场。光明网记者潘迪/摄
民营企业勇担数智先锋
“一条生产线可以同时产出不同功能的产品,AI动态调度使效率提升300%……”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在被人们看作是传统产业的运动鞋服行业,如今都要和数据、算法等“打交道”。
对于建筑业而言,数字技术也在催生新模式。“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建筑业不能再依赖于传统管理手段。”一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杰坦言,在算法世界里,建筑业也要有自己的声音。
论坛现场。光明网记者赵金悦/摄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所言,民营企业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灵活的体制机制、强大的创新能力、深厚的市场根基,理应在“数字丝路”建设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方面,当主力、打头阵。
挑战同样不容忽视。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陈旭东坦言,多数民营企业还不能大规模应用AI,其根源在于数字化基础薄弱和认知偏差的双重制约。总而言之,没有数据积累,AI便成了无米之炊;对技术边界不清,又容易陷入盲目跟风。
如何破局?陈旭东建议,民营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技术路径,比如,生成式AI适合构建企业知识库,传统AI则在生产线视觉检测等场景更容易落地。
论坛现场。光明网记者曾震宇/摄
论坛开幕式上的非遗展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全球产业加速数智跃迁
“各类新型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应用,正在重塑产业发展格局。”在中兴通讯董事长方榕看来,AI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已成为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重要变量。
在海运承担了全球超80%货物运输的今天,航运和港口建设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委内瑞拉科技部通讯科技副部长劳尔·埃尔南德斯将国际运输的数智化转型,定位为一项战略性选择。其核心是通过智能港口系统等工具优化航线,实现供应链韧性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协同。
得益于数字化转型,泰国通过其东部经济走廊及智慧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贸易更加便利化。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顾问蒙蒂普·斯里拉塔娜介绍,我们大力投资智能基建、拥抱清洁交通、搭建数字桥梁,力求以最低的延误成本和排放将货物送达目的地。
近年来,阿尔及利亚也持续推进宽带、5G、卫星等数字设施建设。该国驻华大使卡伊德·苏莱曼·拉赫桑表示,通过将AI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并进行数字丝路框架部署,不断助力洲与洲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安全。
“如今,已有诸多应用场景和成功实践印证了,数字化是一种高效、安全、可持续的工具。”多米尼克驻华大使马丁·查尔斯提到,数字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优化时间利用、降低成本、扩大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技术创新提供了广泛的机遇。
论坛现场多国嘉宾云集。光明网记者赵金悦/摄
互联互通架起普惠之桥
高收入国家5G覆盖率达84%,低收入国家仅有4%;全球仍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口还未接入互联网;有些国家在热议AI伦理,有些国家却连基础网络都未普及……当前,全球数字产业发展不均衡问题依旧突出,数字鸿沟显著存在。
国际电信联盟前秘书长赵厚麟表示,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是驱动全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引擎。而当前全球数字创新面临资源分布不均、技术壁垒林立、合作渠道不畅等挑战,碎片化创新格局阻碍了技术潜能的充分释放与普惠共享。
世界互联网大会副理事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也提到,技术变革的快速发展和剧烈变化,正在改变着经济活动、社会行为,并给文化的规范带来了挑战。
如何消弭数字鸿沟?在与会嘉宾们看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共建是关键一步。通过共建数据中心等设施,能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数字技术、享受数字红利。
“一方面,要围绕模型架构、算力互联和系统集成等寻求创新突破;另一方面,要倡导开放解耦,通过产业链各厂商之间实现开放协同,以生态强算实现‘算力普惠’‘AI平权’。”方榕这样说。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也认为,“数字丝路”发展机遇,与网络安全挑战并存,要看见威胁、看见攻击,才能做出有效地响应和处置。
“各方携手共建的,不仅是一条‘数字丝路’,更是一个‘以人为本、包容互助、创新驱动’的网络空间……”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秘书长本·阿莫满怀期待。让我们从刺桐古港出发,在数智化浪潮中,续写数智海丝新篇章。(光明网记者 孔繁鑫 张璋 雷渺鑫 熊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