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活力中国调研行丨福建厦门:老地标焕新生,沉浸式体验促进文旅消费
首页 > 时政频道> 新闻图片 > 正文
[责编:茹行止]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福建厦门:老地标焕新生,沉浸式体验促进文旅消费

来源:新华网2025-08-24 10:35

24小时热图
  • 《安澜兴邦 利民之道——新时代江河战略研究》

  • 锦绣初冬

  • “世界市长对话·南京”举行 共话滨水城市未来

  • 2025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开幕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异元汽车杯”首届新疆国际摄影大赛9月28日正式启动。
2025-09-29 14:31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这是8月23日在厦门鼓浪屿八卦楼三楼露台拍摄的风景(手机照片)。

  夏末秋初,厦门各处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从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到百年老街中山路步行街,再到风景名胜鼓浪屿的“甜蜜经济”,厦门市近年来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内需。

  新华社记者 鱼澜 摄

  8月23日,游客在厦门鼓浪屿八卦楼门口拍照。

  夏末秋初,厦门各处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从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到百年老街中山路步行街,再到风景名胜鼓浪屿的“甜蜜经济”,厦门市近年来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内需。

  新华社记者 肖潇 摄

  8月22日,游客在位于厦门东渡邮轮母港片区的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游玩。

  夏末秋初,厦门各处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从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到百年老街中山路步行街,再到风景名胜鼓浪屿的“甜蜜经济”,厦门市近年来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内需。

  新华社记者 肖潇 摄

  8月22日,演员在位于厦门东渡邮轮母港片区的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表演。

  夏末秋初,厦门各处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从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到百年老街中山路步行街,再到风景名胜鼓浪屿的“甜蜜经济”,厦门市近年来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内需。

  新华社记者 肖潇 摄

  8月22日,游客在位于厦门东渡邮轮母港片区的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游玩。

  夏末秋初,厦门各处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从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到百年老街中山路步行街,再到风景名胜鼓浪屿的“甜蜜经济”,厦门市近年来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内需。

  新华社记者 肖潇 摄

  8月22日,游客在位于厦门东渡邮轮母港片区的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游玩。

  夏末秋初,厦门各处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从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到百年老街中山路步行街,再到风景名胜鼓浪屿的“甜蜜经济”,厦门市近年来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内需。

  新华社记者 肖潇 摄

  8月22日,在位于厦门东渡邮轮母港片区的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白鹭女神”与观众互动。

  夏末秋初,厦门各处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从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到百年老街中山路步行街,再到风景名胜鼓浪屿的“甜蜜经济”,厦门市近年来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内需。

  新华社记者 肖潇 摄

  8月22日晚,游客在厦门中山路步行街观看表演。

  夏末秋初,厦门各处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从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到百年老街中山路步行街,再到风景名胜鼓浪屿的“甜蜜经济”,厦门市近年来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内需。

  新华社记者 肖潇 摄

  8月22日晚,游客在厦门中山路步行街游玩。

  夏末秋初,厦门各处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从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到百年老街中山路步行街,再到风景名胜鼓浪屿的“甜蜜经济”,厦门市近年来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内需。

  新华社记者 肖潇 摄

  8月23日在鼓浪屿婚姻登记中心拍摄的闽南婚俗物品。

  夏末秋初,厦门各处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从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到百年老街中山路步行街,再到风景名胜鼓浪屿的“甜蜜经济”,厦门市近年来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内需。

  新华社记者 肖潇 摄

  8月23日,一对新人在鼓浪屿婚姻登记中心拍照留念。

  夏末秋初,厦门各处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从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到百年老街中山路步行街,再到风景名胜鼓浪屿的“甜蜜经济”,厦门市近年来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内需。

  新华社记者 肖潇 摄

  8月23日,鼓浪屿文旅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管风琴艺术中心演奏目前亚洲最大的管风琴。

  夏末秋初,厦门各处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从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到百年老街中山路步行街,再到风景名胜鼓浪屿的“甜蜜经济”,厦门市近年来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内需。

  新华社记者 肖潇 摄

  8月23日,人们在外图厦门书城休憩。

  夏末秋初,厦门各处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从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到百年老街中山路步行街,再到风景名胜鼓浪屿的“甜蜜经济”,厦门市近年来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内需。

  新华社记者 鱼澜 摄

  8月23日,人们在外图厦门书城看书。

  夏末秋初,厦门各处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从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到百年老街中山路步行街,再到风景名胜鼓浪屿的“甜蜜经济”,厦门市近年来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内需。

  新华社记者 鱼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