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广州8月24日电 (记者程远州)8月23日,在位于南海中沙海域的“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完成首次深海试验,全面验证了整机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
据介绍,“海琴”号是针对深海探测场景,为“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量身定制的无人遥控潜水器,可实现科考船对深海科研目标的精确定位观察和样品获取,能近海底长期开展海洋环境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新物种发现、基因获取等深海科考工作。
“中山大学”号于8月13日从珠海起航前往南海目标海域,来自中山大学等国内19个单位的89名队员参加。本航次领队、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探测技术总工程师崔运璐介绍,“海琴”号由浅到深进行了多次下潜,开展了多项科考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4140米。
此外,本航次还同时执行全海深自主遥控无人潜水器“海斗一号”的深海科考应用任务。近期,“海琴”号和“海斗一号”将结合海洋气象无人机观测、海洋地质过程探测、深海生物生态观测、30米重力柱采样任务等科学需求在南海多个工区继续开展试验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