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雷渺鑫 张晨昊)“世界互联网大会选择在中国西安召开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既是呼应全球数字文明发展趋势,也是彰显大会国际组织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数字创新实践与责任担当。”在26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就大会国际组织此次举办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的考虑作分享。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 任贤良。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任贤良介绍说,早在第二届乌镇峰会就提出了应“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的重要主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世界互联网大会作为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组织,是一个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的平台。如今,诸如VR、AI、数字孪生等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重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新方式。这些技术利用虚拟性、开放性、便捷性、可视性特质,为文化遗产注入新活力,推动保护模式从“静态留存”转向“动态创新”。
任贤良表示,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此次选择聚焦文化遗产数字化举办论坛,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凝聚全球共识,应对共同挑战。当前,文化遗产保护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包括气候变化、材质老化等自然侵蚀因素,以及战乱冲突、过度旅游等人为破坏风险。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应对这些挑战、探索更有效的保护路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是依托历史名城,搭建对话平台。西安作为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所在的陕西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此举办论坛,是想体现“从历史联通到数字联通”的延续性,为促进不同文明在数字时代的交流互鉴搭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
三是促进技术共享,弥合数字鸿沟。论坛设置了如“保护·传承”“技术·创新”等议题,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在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中遇到的风险、问题及解决方案,促进技术共享与应用实践,帮助发展中国家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路径,助力弥合区域数字能力差距。
四是参与规则探讨,贡献治理智慧。世界互联网大会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讨论。2023年,大会国际组织联合15家单位向联合国提交了《全球数字契约》提案,呼吁构建普惠包容的数字治理体系。期望通过大会平台,汇聚各方智慧,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为形成更包容、有效的全球数字治理方案作出贡献,促进网络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
“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以‘数字技术’为纽带,连接历史与未来。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不仅是一个技术交流展示的平台,我们更期待通过开放合作凝聚共识,探索数字技术如何更好地承载人类共同价值,使文化遗产成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精神纽带。”任贤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