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雷渺鑫 张晨昊)8月26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大光就“陕西为什么要承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这一问题答记者问。
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孙大光。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孙大光表示,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已成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繁荣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陕西承办本次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作为公认的文化遗产大省,陕西有责任、有义务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勇担当、作示范。陕西承办本次论坛,就是要通过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个国际化高端平台,广泛与各界专家交流互动、深入探讨,汲取智慧、凝聚力量,共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路径,共绘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图景,加快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
第二,这是推动文化资源创新转化、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实践要求。文化是陕西的战略性资源、标志性名片、关键性优势。如何更好地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陕西一直在思考、探索、实践。前不久,陕西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对未来一个时期文化强省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实践路径等作出了系统谋划部署,强调要强化系统观念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扭住大保护格局、大考古思路、大转化路径持续发力,着力建设中华文明赓续发展高地;要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融入文化建设各领域,融入推进文化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切实把数智技术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提升文化领域治理效能的最大增量。同时,陕西还是我国重要科研基地和高等教育基地,具有雄厚的科教优势。可以说,承办这次论坛,陕西既有基础和条件,更有信心和决心,希望借此打通文化资源禀赋与科技创新动能的融合转化通道,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展示、传播全链条应用,让文化遗产在数字空间“活”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年轻方式“潮”起来,让文化产业借助科技翅膀“强”起来,以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深度赋能,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第三,这是陕西贯彻落实中国-中亚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系列成果,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务实之举。近年来,陕西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先后成功举办中国-中亚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中拉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等国际性活动,有力促进了与各国的互联互通、交流合作,促进了陕西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陕西承办本次论坛,就是要主动衔接、深化拓展上述国际共识,积极落实《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等文件关于“开展联合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博物馆交流、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等合作”的倡议,进一步加强与各方在文化、旅游、考古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丝路故事,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以互联网促进中外优秀文明成果交流互鉴、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孙大光表示,举办这次论坛,有助于陕西发挥优势,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对守护好人类文明成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陕西将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努力把这次论坛办成一次安全、高效、精彩、圆满的交流盛会,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与陕西的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