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网8月27日讯(草原云·正北方网记者 宋爽)针对包头市特有的稀土资源,“稀土就地加工转化率”成为个性特色考核指标;而对生态功能重要的阿拉善盟,则不再简单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传统经济指标衡量发展实绩……这是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立足各盟市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和承担任务等情况,区分赛道进行差异化、精准化考核的生动缩影。
为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今年6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牵头开展基层考核不准不实问题集中整治,着力解决考核内容不聚焦以及超出苏木乡镇(街道)职能职责范围设置指标等基层考核不准的问题、考核方式繁琐以及考用脱节等基层考核不实的问题,真正以考核减负为干部赋能、为改革增效。
“如今一个考核组一次完成考核,省心省力,我们更能集中精力解决实际问题,干部干劲也更足了。” 8月27日,谈起考核工作的变化,兴安盟科右前旗德伯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志浩深有感触。
我区坚持阶段性发展短板弱项需要什么就考核什么。经过两个多月集中整治,各级考核指标大幅“瘦身”:自治区对盟市、盟市对旗县(市、区)考核指标数量分别较上年度精减20.72%、13.17%。旗县(市、区)对苏木乡镇(街道)制定的考核指标严格依据苏木乡镇(街道)基本履职事项清单,基本履职事项清单之外的事项一律不得作为考核指标,总数平均为48个,有效扭转了考核牵头部门“指标依赖”和被考核地区单位“数据内卷”的局面。
在考核方式上,自治区动真碰硬推进整合优化。自治区层面将49个部门条线考核全部取消,仅保留1个综合考核和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等6个专项考核,旗县(市、区)及以下层级只开展1个综合考核,实现“多考合一”。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工作人员介绍,对同一部门牵头的多项考核指标和不同部门牵头但内容相近的考核指标统筹合并,可通过指标汇算或者结合日常了解掌握情况获取考核结果的不得实地考核,自治区考核盟市指标中需实地考核的仅占5.53%。
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实干、促进发展。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强化考核的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作用,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干部选任和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等严格挂钩,对年度考核结果排名靠后的领导干部进行约谈提醒,连续2年排名靠后进行组织调整,让干得好的有奔头,干不好的坐不住,推动形成真抓实干、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