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权威解读
华北事变后,党中央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瓦窑堡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鉴于当时蒋介石还没有明确的抗日表示,并且正继续加紧对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进行“追剿”,所以中共中央提出的方针是“抗日反蒋”。
随着日本侵略华北程度的加深,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的矛盾越来越深,对于中日之间的外交谈判,蒋介石不再亲自参与,对日立场有所趋硬。而对共产党的态度有所趋缓,国共两党先后在上海、南京、莫斯科等地秘密接触。
1936年5月5日,毛泽东、朱德联名发出的《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中,没有再提“讨蒋”“反蒋”等口号,专谈“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且将旧称“蒋贼”改为“蒋氏”,一字之差在全国社会各界产生巨大反响。5月31日,沈钧儒、邹韬奋等人在上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制定了《抗日救国初步政策》,并发表声明,响应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书,再次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组成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到了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关于逼蒋抗日的指示中,明确指出:“目前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帝,所以把日帝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方针已经完成了转变。
抗日战争史回眸
1938年9月1日
八路军大青山支队进入大青山腹地,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9年9月1日
纳粹德国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第一枪。
1942年9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
1944年9月1日
中共中央决定组织南下支队挺进华南,配合华南抗日武装,巩固和扩大华南抗日根据地。
策划:李方舟 董大正 任子薇
制作:王文韬 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