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袁晴)近日,国办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9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意见》有关情况。
近年来,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齐头并进,大众对体育赛事活动的需求不断释放,场地设施、体育器械制品供给如何?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体育器械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体育器械供给能力的提升。
王卫明说,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强化供需协同,统筹推进体育器械产业发展。随后,他从多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国体育器械生产企业超过6.3万家,体育器械产业产值从2015年的1.12万亿元提升至1.5万亿元以上,增长34%,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上市生产企业有8家,累计培育体育器械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也不断壮大。
二是产品供给日益丰富。目前,我国体育器械产品体系逐渐完备,形成冰雪器材装备及配件、其他体育专项运动器材及配件、健身器材、运动服装鞋帽、户外运动器材、运动康复训练器材、体育智能与可穿戴装备、体育场馆用设备等21类产品体系,基本满足了竞技体育、大众运动、运动康复等不同群体、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三是技术进步步伐加快。从室内到户外,从专业运动到日常健身,体育器械正以更智能、更适配的方式融入多元化场景,产品也呈现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的新特征。智能攀岩装备、智能调节阻力的划船机、智能健身镜等人工智能产品,可动态调整运动强度。新一代“AI健身助手”能实时监测心率、步频等指标,为不同水平、不同年龄段的运动爱好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