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天津推出退役军人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台
“多头跑、耗时长”被一网通办取代
本报记者 武少民 李家鼎
指尖轻触“津心办”APP,退役军人周泽坤在“一件事”专区迅速完成报到手续。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个特别选项上——“自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无人机驾驶、应急救援……屏幕上的课程琳琅满目。
对未来职业方向有些迷茫的他,勾选了意向登记,想要试试看。几天后,周泽坤接到了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电话。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他的特长与需求,为他匹配了消防设施操作员技能培训。最终,周泽坤凭借扎实技能顺利入职心仪企业。“从报到、医保转接、经济补助申领,到培训意向登记,服务一直‘在线’。”周泽坤感慨。
“从前,办退役相关手续,要跑五六个部门,填10多份材料,耗上一周时间。”南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刘晓龙坦言,昔日的“多头跑、耗时长”,如今被一网通办取代。
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多部门,依托“津心办”APP和微信小程序,打造退役军人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站式服务平台。退役报到、户口落户、社保医保接续、预备役登记等11个事项集成一体。系统自动调取信息,生成个性化清单,实现“一表申请、多事联办”。
近年来,天津关注退役军人返乡后的多元化需求。在就业方面,天津创新“多意向填报”机制,在办理最后环节,退役军人可按需勾选两项培训课程,平台实时汇总培训意向数据。2025年退役季,无人机驾驶员选报人数激增。“我们迅速调整,将全市相关培训班数量从1个增至3个。”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就业创业处处长郭洪军介绍,“天津退役军人就业信息直通车”平台上线,汇聚大量企业岗位信息,工作人员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匹配退役军人技能与企业需求。
“我们依托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不断将服务触角延伸至退役军人返乡后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让尊崇之光温暖退役军人。”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宏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