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每当有人问我,这些年在基层工作,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很多人和事,但是参加工作第一天,前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在基层工作要把握住两个‘力’:产业发展的活力,基层党建的动力。我们基层干部就是要让两个力相互作用,互相促进。”
2021年,我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集中选调生,来到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镇大口村工作。刚一开始,我就遇到了难题。原本想着通过加强教育学习,激活农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但在组织策划的过程中经常碰钉子。有一次入户,我被一名村民连推带搡赶出了门。他语气生硬地对我说,“有啥事情让邬书记来跟我说!”
晚上回到宿舍,一夜未眠。村民口中的“邬书记”——大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邬来师看到我宿舍的灯还开着,走了进来。了解来龙去脉后,他告诉我:“睿子,要把村里产业搞起来,让老百姓看到真正实惠,才能更好地把大家团结起来,各项工作才会更有活力。”
从那天开始,我白天成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小跟班”,一边跟着入户走访,一边了解村情,晚上回到村委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怎么把产业搞起来。
经过调研,我了解到,大口村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种西瓜,但村里西瓜的产量和销量一直没有大的起色。于是,我决定和村民一起,抓住瓜果产业这个突破口。2022年春节,我们在一栋大棚里培育西瓜苗3万余株,另外5栋大棚种植西瓜,5月底前全部集中上市,提前抢占了市场,产量突破了3500斤,收入可观。
首战告捷后,我们又抓紧流转整合了45亩土地,建设冷棚和小拱棚。随着产业发展起来,村里党员干部主动参与到红色教育基地展陈更新、林果改良和山地坡改平等基础性建设工作。如今,村里的瓜果种植面积已突破1000亩,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的党建联建每年带来了接近2万人次的稳定客流量。这不仅给果蔬种植户增加了可观的年收入,还给村党支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打上了一剂“强心针”。
看着村里发展越来越好,我也明白了“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的重要意义,心里充满了干劲和希望。
(作者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镇党政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李 睿,本报记者翟钦奇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