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数智里的文物故事”系列】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中国人对茶的喜爱由来已久。2022年,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让这一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再次成为全球焦点。
但鲜为人知的是,从近年来考古发现来看,古代皇室成员也十分好茶,西汉景帝阳陵就曾出土了皇室饮用的茶叶遗存,距今约2100年,并于2016年5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早的茶叶”。这份茶叶的鉴定之路,也显得些许曲折——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展出的15号外藏坑出土的茶叶标本
199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汉景帝陵第15号外藏坑内发现了一些不明植物遗存。“起初,它们与碳化、腐朽的粮食遗迹混杂,难以辨认。”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社会教育部讲解员王文娟介绍说,直到2015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利用植物微体化石和生物标志物方法对这一不明标本重新进行了鉴定,才确定这些标本是埋藏了两千余年的古代茶叶,且为小而未开的茶芽,属茶叶中的上品。
“这一发现证实,中国古代皇室喜欢饮茶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2150年前,为研究早期丝绸之路内涵及文化交流,提供了关键实物证据。”王文娟说。
茶文化源远流长。就在2021年,山东大学考古团队正式公布山东济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随葬的原始瓷碗中,出土的茶叶样品为煮(泡)过的茶叶残渣,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茶叶遗存,将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追溯到战国早期偏早阶段(公元前453至前410年),提前了300多年,为研究茶的早期起源和传播等问题提供了实证材料。
策划:李政葳 撰文:雷渺鑫 摄制:曾震宇、于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