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雷渺鑫)9月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开幕。尼日利亚艺术文化旅游和创意经济部常秘穆赫塔尔·亚瓦勒·穆罕默德表示,当前人类正处于历史特殊的十字路口,数字工具让文化遗产不再静态存在博物馆中,而是存在于动态、智能、活跃的数字领域。
尼日利亚艺术文化旅游和创意经济部常秘穆赫塔尔·亚瓦勒·穆罕默德。光明网记者 潘迪 李伯玺 赵金悦/摄
穆赫塔尔·亚瓦勒·穆罕默德介绍说,尼日利亚拥有超过 250个民族,语言、故事、音乐、舞蹈、艺术及古老传统丰富多彩。从贝宁王国青铜铸造、苏库尔文化景观建筑奇迹,到非洲节拍节奏、诺莱坞电影强大叙事,文化是该国最宝贵的财富,是国家的灵魂。然而,这些文化瑰宝面临着时间流逝、环境影响及全球化背景下被年轻一代遗忘的风险。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成为保护、保存、传播文化瑰宝的重要工具,而开放与协作治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穆赫塔尔·亚瓦勒·穆罕默德分享说,尼日利亚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战略可概括为三大支柱:一是将开放存取作为保护原则,推动为国家纪念碑、博物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高精度数字档案库等,让全球民众都能便捷地体验尼日利亚文化遗产;二是坚持协作创新,与全球技术领导者、学术机构和各国积极合作,以丰富的文化内容为基础,共同开发人工智能分析平台,运用AR/VR技术赋予文化内容生命力等,深化对人类创造力的理解;三是通过智能化赋能创意经济,数字化必须具有经济包容性,应建设数字市场,利用数字化工具优化知识产权管理,借助数据智能帮助诺莱坞电影、音乐、时尚与视觉艺术等领域创作者触达全球受众。
“我完全赞同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穆赫塔尔·亚瓦勒·穆罕默德认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是一个相互尊重、共享利益、承担道德责任的共同体,应通过数字化手段,联接各国历史,警惕数字鸿沟,持续协作保障数据公平,同时加强文化领域数字技能建设,制定尊重文化多样性与主权的全球标准。他表示,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进步显著,尼中两国合作潜力巨大。希望各国选择开放与合作,共同建设数字文明,为构建人类所共同且丰富的智能网络空间贡献力量、造福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