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孔繁鑫)9月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开幕。在主论坛上,大英博物馆移动数字部主任林伊蔓结合该馆具有启发意义的做法,探讨了如何使用商业手段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并使博物馆可持续地发展。
大英博物馆移动数字部主任林伊蔓。光明网记者 潘迪、李伯玺、赵金悦/摄
每一项新的文化遗产领域数字项目的启动,都会带来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为它提供资金?谁将为此买单?林伊蔓表示,当前很多项目得益于公共资金、捐款或慈善款,但一旦资金耗尽,项目就可能因为缺乏长期维护的计划而停滞不前或消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使用商业的方式——商业手段是一种赋能,它会使数字项目与观众共同进步。”林伊蔓说。
以大英博物馆的音频导览服务为例,林伊蔓介绍,该馆长期提供包含8种语言的付费租赁音频导览。这项服务既是重要的讲解工具,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出于健康防护考虑,该馆于2021年淘汰租赁模式,并于2022年4月上线了自有应用程序(App)。
她提到,App开发有三大核心要求:必须由大英博物馆官方品牌授权;要具备商业可行性,能持续为博物馆创收;需具备可扩展性和低维护性,保持健康的利润空间,以解决财政问题并专注于提升内容和用户体验。因此,该馆选择的方案是,授权供应商进行开发,并自主掌握内容设计。App中提供付费音频导览,馆内商店同步出售耳机和移动电源,这样不仅提高了收入,也提升了App使用率和观众体验感。同时,该馆还借此契机升级了馆内Wi-Fi等基础设施,以满足观众使用App的用网需求。
“大英博物馆的原则是,应该从小做大,讨论如何能够从小项目中获得收益,并且保持这些项目的韧性、可持续性和灵活性。”林伊蔓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