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孙满桃)9月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开幕。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孙周勇在主论坛上表示,近年来,陕西积极开展数字化采集展示,突破物理时空限制,推动文化遗产从静态展示走向动态参与。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孙周勇。光明网记者 潘迪 李伯玺 赵金悦/摄
会上,孙周勇通过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和它的故事,向参会嘉宾展示了陕西古代文化遗产数字化活化利用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他介绍,石峁遗址自1958年首次进入考古学家的视野,到近十余年来大规模地科学系统发掘,这座曾经被黄土深深掩埋的巨型城址,成为了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关键例证。
孙周勇提到,在考古工作中,为了直观展示这处宏大的史前城址,首次将MR全息可视导览等混合技术,融合应用于遗址的展示与活化利用中。MR技术打破了静态展陈的边界,以三维动态方式精准复原宏大的城防体系,通过全息多媒体影像构建出沉浸式智慧导览体验。
“我们更以虚拟现实的技术,将考古发现转化为生动影像,打造XR影片《石峁鹰熊》,并研发集渲染与座椅于一体的‘坐观式’虚拟现实电影专用座椅,通过8K超清轻量化头显的超宽视场角,引领观众沉浸于神秘的石峁史前王国。”孙周勇说,期待通过数字化的文化传承方式,让更多公众共享这场穿越四千年的时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