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头是“文化密码”,一头是“商业逻辑”。在数字化的今天,我们如何将文化遗产数据转化为跨行业创新动力,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并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模式?9月17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主论坛上,多国嘉宾围绕“产业·赋能”议题,探讨文化与产业的融合路径。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主论坛现场。光明网记者 李伯玺 赵金悦 潘迪/摄
位于非洲中东部的布隆迪,拥有丰富且悠久的历史文化,来自本土及欧洲等地区的多种文化,在此和谐融汇。基于当地多样的文化资源,布隆迪青年、体育和文化部部长助理恩达吉杰·侯赛因在会上介绍,该国倡导将现代实践与文化遗产相结合,不仅仅保存过去的文化遗产,也希望通过某些对话和交流,将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使它们永存。
恩达吉杰·侯赛因坦言,对于非洲文化遗产,当前的保护还不充分。在产业领域,布隆迪希望打造或拓展文化、影视、电影、音乐等渠道,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但这些努力,面临着资金短缺问题。因此,该国选择将时间和精力投入某个重点领域,而后由此发散开来,逐渐达到希望完成的目标。基于这一举措,该国的相关项目正得到有节奏地执行。
会上,大英博物馆移动数字部主任林伊蔓也谈到了资金方面的问题:“每一项新的文化遗产领域数字项目的启动,都会带来这样的疑问:我们如何为它提供资金?谁将为此买单?”
她探讨的重点在于,如何使用商业手段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并使博物馆可持续地发展。“大英博物馆的原则是,应该从小做大,讨论如何能够从小项目中获得收益,并且保持这些项目的韧性、可持续性和灵活性。”林伊蔓说。
以音频导览服务为例,该馆曾长期提供包含8种语言的付费租赁音频导览,作为讲解工具与收入来源。在设备租赁模式淘汰后,大英博物馆自有的导览应用程序(App)于2022年4月上线。
这一新平台,如何实现为该馆创造健康的利润空间,以解决财政问题,并能够专注于提升内容和用户体验?林伊蔓介绍,该馆选择的方案是,授权供应商进行开发,并自主掌握内容设计。App中提供付费音频导览,馆内商店同步出售耳机和移动电源,这样不仅提高了收入,也提升了App使用率和观众体验感。
在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应用方面,AMD(超威半导体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纪朝晖同样在会上分享了一些实践探索。
永乐宫壁画修复效果展示
在山西永乐宫,800余年的岁月风霜使壁画褪色、线条剥落。对此,AMD与永乐宫携手,探讨用人工智能(AI)的方式帮助永乐宫修复和传承壁画的可能性。该项目将永乐宫的壁画数据,以及与永乐宫壁画类似年代的壁画和绘画作品,“喂”给AI大模型,将它变成一位“顶级AI画师”,用于做壁画修复,重现800余年前的中国艺术。
此外,AMD还在探索利用AI Agent工作站,以兵马俑等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知识训练大模型,赋予其“生命”,使文化遗产能够与观众交流,讲述自己的故事。
……
在文化遗产领域,数据的价值正通过产业的力量被重新激活。正如纪朝晖所言,未来许多科技创新都将围绕AI展开,这将改变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式。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为经济发展和文明发展提供更强动能。(光明网记者 孔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