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80年前那段岁月,不能忘!不敢忘!为了家国,一个个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起了伟岸的胸膛!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敌的长城;他们用钢铁意志谱写可歌可泣的篇章;他们用个人生命换取国之未来、民之希望!
烽烟已远,英魂永存。让我们跟随抗战老兵、先烈亲属的“独家记忆”,重温那峥嵘岁月,重现那感人场景。
一寸山河一寸血!那血染的山河,我们永远铭记!
赵一曼像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25日出生在四川宜宾的一个地主家庭。1927年9月,她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后,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1929年,她在宜昌生下儿子。孩子仅一岁多,她和姑妹陈琮英就将儿子寄养在五哥陈岳云家,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革命。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受党组织派遣奔赴东北,在沈阳、哈尔滨领导抗日斗争。先后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部长和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
1935年11月,为掩护部队突围,赵一曼在珠河县小西北沟与日伪军激战中身负重伤,不幸落入敌手。
赵一曼与儿子“宁儿”
1936年8月2日,年仅31岁的赵一曼在珠河英勇就义。赴刑场的列车上,她向押送人员要来纸笔,用被敌人折磨得几乎难以握笔的手,给远方的儿子“宁儿”写下字字泣血的绝笔: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多年后,“宁儿”如何怀念自己的母亲?赵一曼孙女陈红这样说……
制作:张倩 王文韬
采访: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