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何以中国 红色传承 | 九一八:不能忘,不敢忘,不曾忘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何以中国 红色传承 | 九一八:不能忘,不敢忘,不曾忘

来源:东北新闻网2025-09-18 18:27

d830454cbe679f844255511ec1fe67ae.png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内,虽然参观者络绎不绝,但人人屏声静气,仿佛在历史的沉重与苦难面前不忍大声喧哗。

60fedbd9d49723c5b72840b1b19ce74b.png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展厅的国歌墙前,一句歌声打破寂静,不知是谁起头唱起了国歌,随后一群少年加入合唱。“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唱到最后,歌声仿佛成了呐喊,周围的参观者没人发出声音,展馆内只有《义勇军进行曲》的铿锵旋律在回荡。

  “这样的场景在我们博物馆中时常发生。”展厅中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每天有3-4万人次来馆参观,假期里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历史,勿忘国耻。”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坐落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地——“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东南侧,是国内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的专题博物馆,通过大量文物、照片以及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再现九一八事变的历史,以及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浴血奋战,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画卷。

4441cccaf53542ff41c466ba08287918.png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一座巨大的石碑因酷似翻开的台历而得名“残历碑”,其上的碑文令国人刻骨铭心: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1931年9月18日,星期五,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十三秋分。

  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残历碑像一道划破大地的伤痕,无声述说那段屈辱的历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自上世纪90年代起,每年的9月18日,警报声都会响彻沈阳全城,警示世人勿忘国耻,勿忘“九一八”。

  不能忘,不敢忘,不曾忘。

  阴谋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逐步确立了以侵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

  1931年6月,日本关东军炮制了“柳条沟计划”,企图于9月28日爆破距离沈阳约800米处的南满铁路柳条湖段,以爆炸声为信号突袭北大营,进攻沈阳城。9月初,“柳条沟计划”泄露,计划提前到9月18日实施。

  9月18日夜,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并将三具身着东北军军服的尸体摆放在现场,把爆炸事件嫁祸给东北军。

  随后日军炮轰北大营,由于东北军执行了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命令,日军很快攻入。

  9月19日凌晨,日军向沈阳城发起进攻。

  一夜之间,沈阳城全部沦陷。

  一天之内,日军占领沈阳、长春等26个城市。

  之后短短数月,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全境沦陷。

  苦难

  日本占领东北后,任意抓捕、监禁、残害、屠杀东北民众,制造了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3000多万东北同胞陷于水火。

2991c5d18537b29df86f1c058f5fa391.png

  无家可归的东北百姓被迫到深山中居住,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这首歌是著名的歌曲《松花江上》,真切地唱出九一八事变后一批批东北同胞背井离乡、流亡关内的悲惨遭遇。

b7b57563e170f27d079de9c4317655b8.png

  日伪时期刑具“滚地笼”

  日本侵略者残害东北同胞的手段极其残忍。有一种刑具叫滚地笼,其内壁镶满铁钉,钉尖向内,一侧可打开。他们把中国人五花大绑,塞进笼子里,在地上迅速滚动,里面的人顷刻间皮开肉绽、血肉模糊,几乎没有人能幸存下来。

  1932年9月16日,为了报复义勇军袭击抚顺煤矿,抚顺日军守备队和宪兵分遣队出动200余人,对抚顺平顶山村的400多户、3000多人进行疯狂屠杀。据统计,死亡人数多达3271人,是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地区屠杀人数最多的一次。

a986601237147cf4ca68bda6612aa8d1.png

  被日伪杀害的同胞的骸骨

  为切断人民群众和抗日武装之间的联系,日本侵略者从1933年起,在东北开始推行归屯并户的“集团部落”政策。集团部落里的人毫无自由,每天饥寒交迫,进行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据统计,从日伪强制推行“集团部落”政策开始,东北人民直接受害者达500万人之多。

d10949fef5f31eb66c17c7cec50f9b68.png

  日军进行细菌试验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还根据日本天皇指令在哈尔滨平房及长春孟家屯设立了731和100两个细菌战秘密部队,用活人进行惨无人道的细菌试验,其残忍程度举世罕见。

0aa7c26bc3b657d913bf398b517eccf1.png

  1997年,沈阳东华门附近原日军宪兵队本部地下挖掘出的被铐在一起的男女尸骨(资料图)

  1997年,在沈阳东华门附近日军宪兵队旧址下挖掘出两具尸骨,捆住二人的脚镣清晰可见。从他们张嘴的形态可以看出,他们是被活埋窒息而死,这是日伪军残害东北同胞的铁证。

  抗争

54e93ac708cd970f4d64279f94572ecb.png

  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

  民族危亡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站在了抗日战争最前列。从1931年9月19日到1931年9月23日,中国共产党连续发出6篇抗日宣言和决议,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号召东北人民组织起来共同反抗日军侵略,吹响了抗战的第一声号角。

  当时中共满洲省委的党员只有2100余人,而日本军有20万人。可正是这2000多人,在漫漫黑夜中,燃起了东北的抗日烽火。

c7a8e02dcbc78e3db01c46e528bcd846.png

  1931年,中共满洲省委派出党团员发动组织抗日武装,先后组建了12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

  为向世界揭露九一八事变的真相,以共产党员巩天民为首的沈阳9位爱国知识分子冒死搜集日军侵华罪证,在国联(联合国前身)调查团到沈阳调查九一八事变时,递交了一份名为《真相》的文件,令国联做出九一八事变是侵略性事件的认定,令日本陷入被国际舆论谴责的被动局面。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从1935年到1940年,抗联与敌人作战12万余次,付出巨大牺牲。

c378f5cfdd365d1ea13f127a2fbb60d8.png

  东北抗联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资料图)

  东北抗联中有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赵一曼。曾经审讯拷打赵一曼的日本战犯大野泰治在他的笔供中写下了当年赵一曼被审讯的过程:赵一曼受伤被俘时身穿一件黑色的棉衣,腰下染着血,大腿的裤管儿被血灌满了,不断的往外渗。在狱中,敌人用马鞭杆戳进赵一曼大腿溃烂的伤口中,用皮鞭抽打她手上的伤口,赵一曼数次昏死过去,却始终宁死不屈。在赵一曼被俘的九个月当中,敌人没有从赵一曼口中得到任何情报。

238e5307c25f7dbabbeefc9c2f6f0f33.png

  观众参观《八女投江》画作

  1938年10月,东北抗联第二路第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率领八名女战士——她们中年纪最大的23岁,最小的13岁——为掩护大部队突围,与日军展开激战,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女战士们用最后的三颗手榴弹回应敌人的劝降,相互搀扶着迈入了汹涌的乌斯浑河,热血染红了河水。

  杨靖宇、赵尚志、魏拯民、陈翰章……

  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

  东北抗联的众多抗战英雄,在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艰苦条件下坚持战斗,谱写了震天撼地的英雄史诗。

  光明

771596b8e26da09eff610f6b4950be6c.png

  再黑的夜,也终将迎来黎明。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中国以军民伤亡3500万人,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的巨大代价,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cdb5dcce5642d55c7eedfba2cdc611f9.png

  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厅的出口是一段长长的走廊,地面镶嵌有刻着1931到1945数字的铜牌。观众结束参观,从灯光昏暗的展厅走到明亮的走廊,从1931走向1945,仿佛重获新生。很多观展者走到这里都会长长地舒一口气,说一句“走向光明了”。

  中华民族经历了那个至暗时刻,终于走向光明的未来。

  (记者 贺晓雁 宋长春)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