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穗野行笺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张家口市,开展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前往沽源县特色农产品加工工厂、元代墓葬梳妆楼、基层政府、张北县草原天路、张家口市张家口堡景区和张家口市地质博物馆等地,采取采访、座谈、调研、参观等多种调研形式,为乡村振兴提供青春视角和创新解决方案。
实践以特色农产品“莜面”为切入口,深入农田了解作物种植状况,参观沽源县白土窑乡丰仓面粉厂,了解莜面制作过程并拍摄相关纪录片;深入基层,了解村庄农业、人口流动、生产生活等基本情况;走访特色餐厅,走进后厨参观莜面制作,深挖莜麦这一特色农产品在百姓生活和文旅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寻求更可持续、更高效的“莜面”振兴方案。
实践团成员与张家口市沽源县白土窑乡杨家营村驻村干部交流
实践团前往元代墓葬群梳妆楼,通过采访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对景区的设施、服务、宣传等方面问题给出建议和方案。
为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优秀经验,实践团前往草原天路,参观沿途村庄改革创新图景,走访相关文旅从业者——从特色咖啡厅到民俗老板,总结归纳优秀方案和成功经验。
在张家口市桥西区,实践团走进张家口堡,探索古城的振兴之路。实践团了解到古城内居民的居住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古城的崛起对百姓的福祉影响深远。通过与景区负责人座谈交流之后,实践团对建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学基地和助力景区打造特色IP形象等方面,给出了独特的见解和建议。
实践团成员参与张家口堡宣传片拍摄
以“莜面”为切入口,以“文旅”为核心舞台,穗野行笺用脚步丈量大地,用青春书写答卷,探寻在乡村振兴课题中的青春答卷。
实践团成员在张家口市沽源县农业农村局门前合影
实践团成员在张家口堡与工作人员合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穗野行笺”暑期社会实践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