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春华章 | 大国水利人物志之治水篇:护江河安澜,铸国之重器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青春华章 | 大国水利人物志之治水篇:护江河安澜,铸国之重器

来源:荔枝新闻2025-10-05 15:48

  【开栏语】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治水史。无数水利工作者前赴后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守护着江河安澜,滋养着中华沃土。让我们聆听他们的心声,解锁一个个大国重器背后的传奇 故事。

  林一山,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首倡者和重要奠基人。他创造性提出三阶段治江战略:一阶段培修加固堤防,发挥防洪作用;二阶段兴建分蓄洪区,减少洪灾损失;三阶段兴建梯级水库,拦洪蓄水,综合利用,从根本上解除洪水威胁。从荆江大堤整险加固,到荆江、杜家台等分蓄洪区建成,再到丹江口、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40多年的治江实践中,“长江王”的蓝图渐渐变为现实。2007年,林一山去世,享年96岁。

  郑守仁是我国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他先后参与了陆水水库、乌江渡、葛洲坝、三峡等众多工程,一生都与水利结缘。1963年,23岁的郑守仁从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毕业工作,至80岁高龄,57年如一日坚守工地,被称为“工地院士”。他带领团队,三次成功解决截流长江的世界难题。他作为总设计师的三峡工程,有20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世界之最”。据不完全统计,仅三峡主体工程就节约投资3亿元。2020年7月,郑守仁因病逝世,享年81岁。

  1963年,24岁的林秀山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开始了漫长而辉煌的治黄生涯。1987年,他接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设计总工程师的重任,带领团队完成试验研究四百多项,绘制图纸近万张,组织完成重大技术攻关400多项,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2001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基本解除了黄河凌汛威胁,黄河下游再没有发生断流现象,沿黄52个城镇的供水与河南、山东3000多万亩耕地灌溉得以保证。

  张建云长期从事水文、防汛抗旱、气候变化影响、水利水电信息化等科研工作,他研究并主持开发了“全国洪水预报系统”、“国家防汛会商系统”、“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信息系统”等一系列业务系统,为国家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7月,河南郑州发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张建云担任国务院“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调查专家组组长,全程参加灾害的调查与报告编写。面对当下越来越多的极端强降水,他提出必须坚持流域系统治理、蓄泄兼筹的原则,做好应对极端暴雨洪水。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锦绣初冬

  • “世界市长对话·南京”举行 共话滨水城市未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异元汽车杯”首届新疆国际摄影大赛9月28日正式启动。
2025-09-29 14:31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