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权威解读
1938年10月10日,南洋各属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在新加坡成立,简称南侨总会,陈嘉庚被选为总会主席。南侨总会是抗战期间三千九百四十多个华侨团体中的一个,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数最多,成绩非常突出的救国侨团。
海外侨胞对祖国抗战的支援从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就已开始。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美国旧金山、芝加哥等地华侨踊跃捐献财物,支援第19路军抗战。1935年一二九爱国运动爆发后,各地华侨尤其是华侨学生纷纷集会通电,对国内学生抗日示威运动,甚表同情,誓为后盾。
1936年9月20日,英、法、德、荷、瑞士等国的华侨代表和各国来宾共四百五十多人在法国巴黎召开大会,一致议决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这是海外最早自觉成立的洲际性华侨抗日团体,也是欧洲华侨抗日救国大团结的标志,成为海外华侨团结抗日的表率。
1938年10月10日,南洋各属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在新加坡成立,该会发表宣言,号召华侨“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励自勉,踊跃慷慨,贡献于国家”。
1943年9月,美国旧金山的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与纽约、芝加哥等地的侨团联合成立旅美华侨救国会,成为美洲最大的抗日侨团。
各个华侨团体成立后,发动华侨以多种形式支援祖国抗战。在14年抗战中,约有四百万华侨为祖国抗战捐过款,占华侨总人数的一半,捐款总数为法币十三亿多元。新四军第2支队敌工干事陈子谷,把折合法币20万元的遗产和从泰国募捐来的棉衣费6万法币,全部捐给新四军。这笔款相当于国民政府拨给新四军的两个月军饷。
各地华侨还以踊跃购买公债、进行侨汇、回国投资,捐献飞机、汽车、衣物、药品,回国参加抗战等多种方式支援祖国抗战。其中,有三千多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抗战,有三百多名美国华侨空勤人员,一百多名菲律宾飞行员回国参加抗战,陈瑞钿、黄泮扬都是华侨飞行员中著名的空中“虎将”战斗英雄,不少归侨青年为效命祖国,血洒疆场。
抗日战争史回眸
1935年10月10日
日本中国驻屯军200余人在郭黄庄等地实弹演习,击毙乡民阐双林,日方仅赔20元了事。
1936年10月10日
西安“西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和“东北人民抗日救国联合会”组织群众大会,发表宣言驳斥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谬说,并游行示威。
1940年10月10日
八路军第129师一部袭击冀南曲周日军据点,毙伤敌200余人。
1942年10月10日
美英两国发表声明,宣布将与中国谈判,缔结一项条约:“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解决有关问题。”
1943年10月10日
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为纪念双十节发表《告沦陷区同胞书》。
策划:李方舟 董大正 任子薇
制作:张悦鑫 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