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赓续星火 再启新程——信物见精神】
本期信物:延安时期的第一部摄影机(延安新闻纪念馆藏)
谈到革命圣地延安,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宝塔山,它是中国革命的精神高地。但很少有人知道,与之相望的清凉山被誉为“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在清凉山脚下,依山而建的延安新闻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一部“独眼龙”摄影机就陈列于其中。
这是延安时期的第一部摄影机。它的机身通体黑色烤漆,上面是主机和镜头,下面是一根圆柱体的木质手柄。它的镜头看起来就好像一只眼睛,大家亲切地称它为“独眼龙”摄影机。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甚至有些斑驳破旧,但它却在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史上留下了无数的经典瞬间,为党的新闻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的陕北条件艰苦,没有摄制电影图片的机构,甚至连一部照相机都没有,更别提摄影机了。为了真实展现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精神风貌,宣传党的政治主张,让更多的人了解延安,了解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决定创建一支自己的电影队伍。于是,摄影家袁牧之受托从香港购买了这部二手的16毫米胶片的“菲尔姆”摄影机。
1938年8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人民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团诞生了,中国电影史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延安电影团用这部“独眼龙”摄影机,拍摄了包括中国共产党第一部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等多部作品,为新闻纪录电影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这部摄影机已经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正静静地放置在延安新闻纪念馆里,用它独特的视角向人们讲述那段红色记忆。未来,它将继续讲述延安时期那段传奇故事,用精神的力量教育和鼓舞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不断砥砺前行,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上绽放华彩。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统筹:雷渺鑫 制作:雷渺鑫 设计:杨经国
资料来源:新华社、CCTV国家记忆、延安日报、延安新闻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