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权威解读
1931年10月22日,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马占山针对日军集结重兵妄图侵占黑龙江省,发表《抵抗宣言》:“当此国家多难之秋,三省已亡其二,稍有人心者,莫不卧薪尝胆,誓救危亡……尔后凡侵入我江省境者,誓必决死一战。”
1931年11月4日,日军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掩护下,出动4000多敌寇,向嫩江桥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江桥战役正式打响。江桥抗战共历时16天,至11月19日,缺少弹药和后勤补给的中国守军被迫有组织地退出三间房阵地。此役共击毙击伤日军1000余人,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重挫日军,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声援。
江桥抗战的意义在于点燃了中华民族的武装抗日烈火,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和不可战胜的谎言,揭开了黑龙江爱国军队有组织有规模的抗日武装斗争的序幕。
抗日战争史回眸
1935年10月22日
汉奸安厚斋、武桓等人以抗税为借口,在日本宪兵的支持下闯入香河县城,制造“香河事件”,企图成立由武桓任县长的“自治政府”。
1936年10月22日
鲁迅先生出殡。从殡仪馆到万国公墓的路上,上海工人、学生、文化界近万人不顾租界和国民党的监视,赶来为鲁迅先生送葬。现场人群高呼“鲁迅先生不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把送殡变成了向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示威。
策划:李方舟 董大正 任子薇
制作:茹行止 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