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权威解读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市中山堂(即公会堂)举行。
台湾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台湾及澎湖列岛受降主官陈仪将军代表中国政府及同盟国,接受日本投降代表、日本驻台末代“总督”兼第10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的投降。
签字仪式后,陈仪即席发表广播讲话,向全国民众乃至世界宣告:“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至此,被日本占领长达50年之久的台湾岛回归祖国,这一天也被定为台湾“光复节”。
当时,举办受降典礼的中山堂是于1936年12月完工、为公共集会而设计的建筑,被称为“公会堂”。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将其改为中山堂。受降典礼后的第二天,日据时期台湾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更名为《台湾新生报》,并发表社论:“说到光复,我们的心里,自有压抑不住的欢乐,否极泰来,台湾所以有今天,实乃祖国无数灾难换来的果实。”
抗日战争史回眸
1937年10月25日
日军沿平汉路南下,在攻克石家庄后沿正太路西犯,娘子关告急。25日,日军乘中国守军换防之际发起进攻,守军猝不及防,连失阵地,次日娘子关失陷。
八路军总部规定对日俘政策:1、被我俘虏的日军,不许杀掉并须优待之;2、自动过来者,确保其生命安全;3、火线上负伤者应医治;4、愿归故乡者给路费。
1943年10月25日日本强征6万多名盟军战俘和30多万名东南亚劳工在泰国和缅甸之间修筑长约415公里的泰缅铁路,与25日正式完工通车。在日军的威逼下,加之物资匮乏和条件严酷,十万余人在修建过程中丧生,这条铁路因此得名“死亡铁路”。
策划:李方舟 董大正 任子薇
制作:茹行止 杜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