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以精品厚植文化根脉 用视听传递时代温度
——来自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的声音
近年来,广电视听工作者着眼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深耕内容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工程,推出一批优秀作品,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积极的贡献。10月28日,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开幕。主论坛环节,嘉宾代表围绕“视听赋美中国 精品奉献人民”的主题分享自身见解。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齐竹泉表示,全媒体时代,万物互联互通,屏幕无处不在,受众需求分化,信息供给过剩,主流媒体如何才能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唱响主旋律,这是所有从业者必须直面和作答的时代考题。要明确流量的背后是能量,爆款的根基是内含的思想。媒体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内容的能量,是创新创意的比拼,不管什么时候好内容永远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他认为,精品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要坚持守正创新。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表示,文学和视听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文学为视听提供了优质的故事资源,视听有力拓展了文学的传播空间。近年来,中国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呈现四大发展趋势:反映时代变化,回应时代关切;传承文化血脉,书写民族精神;创新艺术手法,探索多元表达;顺应数智技术,丰富叙事类型。为推动文学与视听深度融合发展,中国作家协会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密切合作,在选题规划、版权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沟通协调,努力打破文学创作与视听制作的壁垒,共同建立完善文学版权改编、衍生、转化的有效机制。

北京市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表示,近年来,首都广电聚力打造“北京大视听”文化品牌,构建内容创优、科技创新、产业创效的崭新格局,呈现高原更高、群峰并起的生动局面。下一步,首都广电将以史为脉,锻造主题创作的思想高地;以艺聚力,打造精品迭出人才辈出的强磁场;以智赋能,塑造未来视听的崭新格局;以美传心,放大中国故事的世界回响,推动“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再攀高峰,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施展更大作为,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方世忠表示,数智超清不是新技术的终点,而是新体验的起点。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如何重新定义视听精品,怎样打造传播视听精品,是广电媒体人需要回答好的新课题。他认为,广电媒体在打造视听精品上要处理好正能量、大流量和高质量三者的关系。要重构创意,塑造视听精品审美魅力;重构技术,赋能视听精品表达张力;重构传播,增强视听精品触达能力。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台长、总编辑龚政文表示,随着互联网业态的深刻变化、数智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大众文艺的蓬勃兴起,主流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资讯渠道多元化;微短剧兴起,中剧出现,长剧和长视频承压;互联网创作者和新的内容样态风起云涌;AIGC即将迎来真正的爆发。作为主流媒体,如何敏捷响应新的内容生态和技术趋势,通过系统性变革和不断创新,使自己始终站在内容制高点,成为精品创作风向标,是不得不回答的时代课题。

导演孔笙表示,视听艺术,尤其是影视剧,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精神食粮。它能够记录时代,映照社会,塑造价值观,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精品电视剧的创作要从高原迈向高峰,就要守住初心,要有使命感,尊重观众、相信观众,要尊重创作规律,尊重艺术和文化的表达,用真诚的笔触和影像回应时代,描摹人心。

编剧梁振华表示,任何项目都绕不开剧本,剧本名义上的主人正是编剧。因此,无论行业生态如何变迁,编剧要把自己当成创作的主人翁,守住手艺,也守住属于创作的尊严。要紧贴人和时代,用笔端沉淀一代人的怕和爱;建构个人方法论,用专业克服同质;追求陌生化表达,以不妥协践行创新;不要让畏惧成为囚笼,艺术的世界比想象更宽广。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华策影视董事长赵依芳表示,我们正身处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科技浪潮奔涌,中华文化加速出海。我们行业正面临高质量、精品化的深刻转型,既充满挑战又迎来无限的机遇。下一步,行业应坚持“向上”“向远”“向广”“向新”,抬高精品创作的天花板,拓展中国故事的全球化坐标,构建IP价值的生态产业体系,积极拥抱科技驱动的内容变革。

中国视协影视合作促进委员会执行会长、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表示,影视创作要遵循共识、共担、共闯、共赢的原则。共识,即以观众为中心的创作,要让观众想看、爱看、耐看;共担,即承担创作的使命,坚持“向下共情,向上创作”;共闯,即全面拥抱AI,持续突破行业技术和创意边界;共赢,即以协作共生打造良好生态,为创新性的项目、创造性的表达保驾护航。

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魏克然·钱纳表示,“Made in China for the World”是自己创作的驱动力。他与中国创意伙伴和平台深度合作,借助他们对本土受众的洞察,融入Discovery标志性的电影化叙事、情感力量与纪实精神,通过汇聚中外两种创意能量与视角,呈现闪耀全球的平衡叙事。

网络动画片《中国奇谭》总导演陈廖宇表示,在创作中强调“立足本土”与“面向世界”并不矛盾。只要是优秀的文化,本国观众喜欢,世界观众也会喜欢;只要传递的是人类共通的价值观和情感,中国观众能共鸣,世界观众也能共鸣。中国动画人要先为中国观众讲好故事,进而为世界观众讲好故事。

演员王雷表示,“精品创未来”不只是技术的更新,更是精神的延续,是信念的未来,是奋斗的未来,是人民精神的未来。文艺要让人看到光,也要让人感受到温度。从业者要用作品记录时代的感动,用真诚呈现普通人的生活与梦想,用真情去照亮人们的心灵。

精品不问出处,但精品必有归处。这份归处,是刻在作品里的时代印记,是扎根人心的人民认可,更是经得住岁月沉淀的历史检验。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恰为行业搭建了凝聚共识、汇集合力的坚实桥梁,让创作的智慧在此交融,让发展的方向愈发清晰。期待各方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在交流中碰撞灵感,在思索中凝聚力量,共同为广电视听事业的创新发展,书写更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篇章。(记者 雷渺鑫 孔繁鑫 李政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