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8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朝阳区委区政府共同承办的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举行。“人工智能赋能精品创作沙龙”作为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的重要单元,于当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广电局指导,快手科技主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司长袁敏、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黄炜、北京市广电局副局长韩新星等出席并致辞,行业专家、创作者及科技企业代表共议AIGC技术驱动下的视听内容升级路径。
袁敏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已进入快速迭代与深化应用并行的关键阶段,拥抱AI是广电行业关乎生存的“必答题”。他提出四大发展方向:强化数据资源建设支撑大模型训练、深耕应用场景助力创作智能化升级、协同治理优化创作生态、开放创新拓展内容传播空间。

黄炜在致辞中表示,测评季活动核心目的是为影视艺术家与科技专家架起一座交流的桥梁,让创作者更直观地了解并运用AIGC技术,激发艺术创新,赋能精品创作。未来,还将继续联合各方,推动“幻镜”测评季持续开展。

韩新星在致辞中表示,技术探索需回归创作本源——如何更好地讲述时代故事,如何提升制作效能,如何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北京市将持续支持AI技术在视听领域的创新应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沙龙现场,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正式发布2025“幻镜”AI视听测评季成果和《视听行业AIGC效果评测与分析报告(2025版》。
本届测评季汇聚国家广电总局“人工智能大赛”及北京市“我AI北京”活动的250部作品,覆盖广电行业及社会层面具有AIGC现实应用的作品, 通过“客观算法+主观评审”双轨制评估,系统分析AIGC质量特征、技术成熟度及创新趋势,提出行业改进方向。本届测评季主要技术支持单位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等。


快手旗下可灵AI等国产视频生成大模型成为焦点。其最新2.5Turbo版本视频生成能力已逼近影视级标准,覆盖广告、影视、游戏等场景。 可灵AI产品及运营负责人温园旭分享了技术的发展路径与行业实践。他表示从“生成内容”到“赋能精品”,可灵AI通过持续深耕多模态技术,正逐步构建起广告、影视、游戏、文旅等领域的AI创作生态。
现场同步展示“可灵AI NEXTGEN全球新影像创作大赛”获奖作品,如青年导演张博程作品《信》,印证AI技术“让普通创作者更聚焦创意本身,有限时间内实现完整创作”的变革价值。


主题演讲环节,权威专家表示AI赋能需平衡创新与责任。中国影协副主席尹鸿认为AI推动“创作全民化、生产简易化、产品多样化、应用多场景化”,但创作者须做技术的主人; 北大教授邱章红认为AI系统必须与社会规范及普适价值观对齐;北师大教授张洪忠则预见“人机协同”将驱动内容产业高速增长。

圆桌论坛中,创作者分享AI落地经验。《信仰的足迹》导演焦健表示:“可灵AI十分钟内提供多样化画面方案,核心工作转向精准选择与表达”; 央视高级工程师王子建表示AIGC改变了“非线性生产秩序”;快手磁力引擎AIGC视频产品负责人余梦则揭示AI正提升商业内容输出效率。与会者共识:技术赋能正释放全民创作自由,推动精品内容生产力革新。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专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