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华社记者闫洁 钟雅 周蕊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奏响四海宾朋共享合作新机遇、共赢发展新未来的开放乐章。
八年来,在习近平主席部署和推动下,进博会越办越好,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以进博会为媒,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和高水平开放正不断为世界经济注入“东方暖流”,为全球发展增添信心和动力。
“市场空间大、成长预期好”
几天后,德国巧克力商人克里斯蒂娜·恩勒特将带着公司的拳头产品,完成进博会首秀。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局面,恩勒特计划以进博会为起点和支点,依托其搭建的开放平台与合作“快车道”,迅速实现在中国市场扎根、开花、结果的“发展三级跳”,在此基础上加速拓展全球业务版图。
进博会是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七届。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再成为“常驻客”,不少企业的进博会角色不断转换,折射出中国加快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与诚意。面对少数国家筑墙设垒、“脱钩断链”的逆流涌动,中国坚定不移以开放合作为世界经济注入发展信心、汇聚发展动能。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是唯一举办国家级国际进口博览会、持续向全世界开放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空间大、成长预期好。中方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各方在开放联通中相互成就。”习近平主席的话语,展现了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互利共赢的胸怀与担当。
这是一组“含金量”十足的数据:前七届进博会已累计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约3000项,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今年,进博会企业展进一步扩容,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中国大市场,正在切实转化为世界大机遇。
“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最清晰、最坚定的开放信号。”美国“俄勒冈-中国姐妹关系委员会”执行主任蓝进今年将第三次组织俄勒冈州贸易代表团参加进博会并设立展台。在他看来,进博会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众多海外企业铺设了一条高效触达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合作伙伴的“快车道”。“中国市场不仅是重要的销售和利润来源,更是关乎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战略要地。失去中国市场,就意味着将在全球竞争中掉队。”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十四五”期间,中国深化经济发展的内外联动,与世界各国编织“共赢链”。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从“愿意来”“留得住”到“发展好”,不少海外企业通过进博会见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体察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深度相嵌,实现从“参展商变投资商”,更加坚定信心深耕中国市场。
“我们在中国市场连续12个月实现销售额增长,截至今年8月门店数量总计达422家。”在无印良品全球总裁清水智看来,进博会是链接全球资源的“助推器”,为海外企业深耕中国、辐射全球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中国层次更多元、内涵更丰富、潜力更巨大的内需市场正在形成,成为全球新品诞生、企业长效发展的推动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
“进博会加速了全球创新方案在本土的落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鲜活实践。”多年参展,德国企业汉高大中华区总裁安娜注意到,前来新材料专区的采购商们非常专业,往往带着明确合作意向和采购目标而来,让汉高的“朋友圈”持续扩大,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国正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从“世界工厂”到“创新高地”,越来越多跨国公司依托进博会平台在中国布局创新链的关键环节,寻求与中国新质生产力浪潮同频共振、在未来赛道携手奔跑,服务企业全球布局。
“各国应该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发展瓶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阐明创新的重要意义。
进博会是全球新品首发地,更是前沿技术“首秀场”。德国西门子公司携10余款工业人工智能(AI)产品与解决方案亮相,美国企业罗克韦尔自动化推出显著提升系统通信效率和扩展灵活性的多款新产品,加拿大可立克魔科技公司全球首发面向“银发族”的家庭陪伴机器人ClickCopilot,法国云帆智控公司首展具备双臂协同30公斤负载能力的电力具身智能机器人……今年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一系列“硬核”科技产品和创新方案即将集中登场、加速落地。
“作为进博会‘全勤生’,西门子期待借助这一开放合作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携手中国企业将AI深度融入工业场景,以工业AI推动中国数字化与低碳化进程再上新台阶。”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说。
中国大市场正在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十四五”期间,中国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025年,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全球第一。中国产业体系完备,产业配套能力强,新兴产业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助力全球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超大规模市场的创新活力与规模效应叠加,助力中国更高质量融入全球分工合作网络,完善了全球产业合作格局。
“中国不仅是市场,更是创新与合作的热土。”法国生物制药企业赛诺菲执行副总裁兼普药全球事业部负责人夏立维(外文名:奥利维耶·沙尔梅)眼中的“创新中国”独具魅力。在进博会助力下,赛诺菲多项创新成果实现了从展品到商品的快速转化,孕育出多个“进博宝宝”。“中国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创新驱动、人工智能、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展现出强劲活力。”夏立维说。
“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不能掉队”
鑫荣懋亚洲控股公司首席执行官安东尼·格林斯坦为今年进博会带来的蓝莓新品产自秘鲁沙漠地区,果径与矿泉水瓶盖差不多大小,经由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秘鲁钱凯港抵达上海,航程时间比以往缩短了10天以上。
“我们年年参展、收获满满,在进博会上多次全球首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新品,受到市场欢迎,累计收获数亿美元订单。”格林斯坦说,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和进博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助力全球中小企业搭乘“进博号”快车、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不能掉队。”习近平主席的铿锵话语,展现了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球南方现代化建设,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大国担当。
今年进博会共有来自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为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将扩容非洲产品专区,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进博会“惠全球”始终在路上。
格鲁吉亚是本届进博会主宾国之一。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表示,格鲁吉亚几年前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极大促进了两国贸易。参加进博会为扩大双边贸易创造了更多机会,“今年进博会我们将展示多种产品,希望未来有更多格鲁吉亚产品出口到中国”。
坦桑尼亚牛油果商朱莉安娜·姆瓦利耶佩洛的农场坐落在东非高原,每一颗果实都凝聚着她的汗水和梦想。今年参加进博会,是她的公司第一次出国参展。“进博会是坦桑尼亚中小企业接触国际市场的重要契机,非常感激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提供平等的展示平台。”姆瓦利耶佩洛说,“只要质量稳定、品牌建立起来,中国市场会成为我们的长期伙伴。”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个稳定发展、高水平开放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机遇,为世界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正如几内亚发展问题专家西巴·科林·科伊沃吉所说,世界的未来,永远青睐开放包容的国度,“这就是中国正在前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