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6日上午,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内,一处展台前人头攒动。“大家试试能不能分辨出哪张图片是由AI生成的?”顺着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看去,屏幕上展示着4张人物形象照,一时间还真“难辨真假”。“太逼真了!”“不仔细看真难区分!”有观众感慨道。
这一互动场景,演示的正是AI内容检测鉴定平台的工作过程。近来,随着深度伪造技术逐渐成为AI诈骗的“画皮”,并渗入网络黑产,网络安全风险随之提升。借助这类融合了海量数据和先进算法的平台,可以“火眼金睛”般地检测实时监测疑似深度伪造行为,及时发出提示预警,为相关机构风险阻断提供有力支撑。

观众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体验AI辨图
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这样兼具科技感与实用性的网络安全互动场景随处可见。从生活反诈到产业防护,各类创新技术正编织出一张无形的“安全网”,让数字世界的守护更具温度与力量。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安全防护,是不少观众关心的内容。它在辅助工作时安不安全?被攻击时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在奇安信展区大屏上,就直观演示着大模型遭受攻击的画面,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大模型安全防护的紧迫性。
工作人员介绍说,攻击者可以通过扫描发现大模型暴露的API接口,利用漏洞接管大模型,其不仅能实时监控运行状态、窃取对话中的企业敏感信息,还可能投放勒索病毒、实施数据投毒等恶性攻击。

观众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与AI安服数字员工“安小龙”互动
如何提升网络安全运维效率,也是业界共同面临的一道必答题。现实中,不少企业都面临网络安全人才短缺的困境,工程师常常要“身兼数职”。为解决上述困境,数字员工应运而生。
在安恒信息展区,AI安服数字员工“安小龙”吸引了众多目光。“它能7×24小时全天候响应,99.9%自主完成安全工作。”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名数字员工就像安全专家的“智能分身”,具备渗透测试、代码审计等六大技能,既能帮普通工程师向综合型人才升级,也能让安全专家“分身有术”,从而更加高效地服务千行百业。
据介绍,本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网络安全主题展”共设5个专区,涵盖网络空间安全、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智能网联安全、网络安全企业特装展等多个领域。
其中,“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专区”的网络安全学院成果展尤为亮眼,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9所高校集中展示其实践成果。在场师生代表表示,学校不仅注重理论知识传授,更搭建实战交流平台,用“以赛促学、以用育人”的思路培育专业人才。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专区”
从AI数字员工的高效运维到全民反诈教育的现场科普,从产业级防护方案创新展示到人才培养体系的成果呈现,可以看到,本届博览会上的网络安全元素,正实现着由“被动防御”向“主动免疫”的转变。这些技术创新与实践探索,不仅守护着数字世界的稳定运行,也让大众在享受互联网便利时多了一份安心。
本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以“AI共生 智启未来”为主题,组织数智创新发布、产业人才引智、产业合作对接、“新光”系列推介、互联网科普等系列活动,共有670家国际知名企业和机构线上线下联动参与,线下展览将持续到11月9日。(记者 雷渺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