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学习进行时】11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级各有关方面密切协作、主动作为,通过持续努力,全面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目标。
建设海南自贸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新时代改革开放重大战略举措。2018年以来,在总书记指引下,海南自贸港已成为中国制度型开放的新前沿、地区互利合作的新热土、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新引擎。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故事。

2018年4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省人大会堂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蹚出来一条路子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海南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重要的改革试验田,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位于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水系交通要道上……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
这次大会上,总书记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强调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要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发展定位。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外公布;202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获表决通过……海南自贸港的蓝图愈发清晰,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来到海南。此时,蓝图一个个落地,发展变化令人感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明显,整体推进蹄疾步稳、有力有序。”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国际上典型的自由贸易港,基本都采用西方现行制度。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既要具备自由贸易港的基本要素,更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意味着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没有任何模式可供照搬。
此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坚持”,进一步道出“中国特色”的深意:“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持维护国家安全不动摇”……
“由海南来完成这项历史性任务,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的一个战略安排,不断摸索、大胆试验,现在蹚出来一条路子。”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这是2025年1月11日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拍摄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洋浦港是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海南自贸港建设重要的国际航运枢纽(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努力做到“刚刚好”
千余家航运市场主体集聚,比2019年翻了两番;累计注册国际船舶增长至65艘、620.28万载重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万标箱,跻身全球港口百强……近年来,海南洋浦港交出亮眼“成绩单”。
洋浦被赋予了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重任。当地形容它“烧开了自由贸易港‘第一壶水’”。
2022年4月,在海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洋浦经济开发区。走进洋浦展示馆,习近平总书记在一艘模型船前驻足。
它是“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的政策发布后,第一艘入籍的船只——中远海运“兴旺”号。
总书记鼓励当地干部,要用好政策优势,大胆创新、先行先试。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小铲滩港区,了解港口建设发展情况。总书记伫立岸边,凝望远方。
听闻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正在推进二期工程,“第二期的建设前景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勉励的同时叮嘱,“今后要在全国大局中找准定位,增强适配性,尤其要考虑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大前提。无限发展行不通,过犹不及。一定要在国家对海南的定位中统筹谋划,努力做到‘刚刚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港口发展同洋浦经济开发区、自由贸易港建设相得益彰、互促共进,更好服务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建“一带一路”。
多年来,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诸多利好政策加持下,洋浦港航产业加速发展,2025年开通美西、美东、南美等航线,内外贸航线增长至64条,形成兼备内外贸、通达近远洋的航线新格局,逐渐完善的港航基础设施、更加开放的制度体系为封关运作后洋浦港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许多外事场合,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到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欢迎各方分享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
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三亚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总书记的一番话,意蕴深远。

2024年9月28日,在海口市拍摄的招聘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一项书写历史的工作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
曾经,海南省办经济特区的消息一出,10万闯海人跨海逐梦。“到海南去,干一番事业”的声音,令无数人心潮澎湃。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生了“人才潮”的新一轮涌动。党中央选派了多批干部来海南挂职,海南省也制定出台了《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提出30条含金量高的政策。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同挂职干部代表等亲切交流。来自中组部的挂职干部代表,向总书记汇报了人才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可喜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件事十分关注:“将来还有后续计划吗?”
“还有后续,会继续做好。”
总书记颔首赞许:“一方面,他们的加入可以为海南政策开放的幅度、弹性、空间,把握好分寸。首先是不逾矩,然后是有创新。另一方面,把好经验、好做法借鉴给海南,运用于海南。同时,这是一个宝贵的锻炼机会,挂职干部在基层中增长才干。”
习近平总书记热切的目光望向他们:“你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业,在做一项书写历史的工作。”
总书记还见到了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工作的一名外籍小伙儿鲁斯兰。
2013年秋天访问哈萨克斯坦,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提到了鲁斯兰献血的故事,他由此在中哈两国家喻户晓。现如今他的工作,是向全球推荐海南自由贸易港。
鲁斯兰说起总书记这些年对海南的关怀和指导,简直滔滔不绝。习近平总书记笑着说:“‘中国通’了!欢迎更多国际人才到海南来。”
“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和停居留政策,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完善国际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服务管理制度”“推进建立人才服务中心,提供工作就业、教育生活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一项项人才政策持续发力。
策划:储学军
统筹:车玉明
执行:万方 王子晖 华明 安传香
主笔:金佳绪 胡玥聪 赵叶苹
新华网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