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在今年进博会的国家展里,展位面积最大、最吸引眼球的要数中国馆,这里汇集了570件展品,比上届增长近七成,为历届最多。
进馆:合影鲜亮的“中国红”
走进中国馆,最亮眼的风景莫过于那片鲜亮的“中国红”。展馆主屏幕前人流如织,观众们纷纷排队,希望与这一抹耀眼的色彩合影留念。“中国红”不仅是吸引眼球的视觉焦点,背后更映照着中国发展的崭新图景。它点明了本届中国馆“中国新发展 世界新机遇”的主题,象征着中国开放与自信的姿态。观众合影记录的,正是中国“十四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最新成就。

11月7日,观众在中国馆参观。中国日报记者 王敬 摄
迎宾:彰显硬实力的“人形机器人”
在展馆入口,来自上海智元的远征A2人形机器人正热情迎宾。它们是现场的“明星接待员”,会展期间还现场展示书法,为观众送上“福”字,以极具中国特色的方式展现科技的亲和力。
这份从容迎宾的背后,是硬核科技在支撑。远征A2机器人凭借多模态交互技术,能在高噪环境下实现超过96%的语音识别率,支持多语种及中国方言对话,并拥有20余种自然表情,还可在复杂室内环境中自主行走。人形机器人是衡量国家科技实力与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正因如此,眼前能写会道的“迎宾员”与中国馆内的整个机器人家族,是中国在具身智能领域技术实力与产业潜力的生动缩影。

11月5日,人们在第八届进博会国家展中国馆观看机器人使用毛笔写“福”字。新华社记者 刘佳琪 摄
逛展:可触可感的“沉浸式体验”
中国馆的核心魅力还在于将创新的展品和消费理念转化为互动体验。馆内,互动体验类展品数量较上届增长178%,无论是展现国家实力的“大国重器”,还是贴近日常的创新成果,都能实现深度互动,让前沿科技从“远观”走向“体验”。观众可通过CR450动车组模型体验最快高铁,操作“探海100”水下机器人尝试海底勘探,与冠军系列机器人互动,乘坐自动驾驶小巴,在趣味互动中感受科技温度。
这一“沉浸式”理念同样贯穿于消费展示领域。展馆系统呈现了“以旧换新”等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的政策措施。“小红书”展台以真实用户笔记、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案例,展示“种草”如何成为海外品牌发现和激发新需求的关键力量。观众们被这些生动的互动体验所吸引,纷纷驻足,亲身体验中国庞大消费市场的新活力与新机遇。

图为观众参观“小红书”展台。图源“进口博览会交易服务平台”官方微信
从硬核的机器人到可体验的沉浸式“逛展”,本届中国馆以历届最多的570件展品,让我们读懂了中国的开放胸怀,也看见了共享机遇。这,就是咱“中国馆”的魅力所在!
光明网记者 李方舟 见习记者 赵靓
综合整理:消费日报社、人民画报、外贸发展局官方微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