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孔繁鑫)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空天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主席、澳门旅游大学创意旅游与智能科技学院助理教授盖·乔拉耶夫表示,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宝藏,文化遗产档案的数字化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进。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空天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主席、澳门旅游大学创意旅游与智能科技学院助理教授盖·乔拉耶夫。光明网记者 李伯玺/摄
盖·乔拉耶夫认为,文化遗产鲜明地体现了地缘文化及语言方面的多样性。数字化工作并非仅是一项技术流程,而是一种战略使命与文化责任。当前过度关注于新生成的数据,但历史档案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在技术层面面临诸多挑战,如档案往往易损,且分布较为分散,对此都需要作出改进。”盖·乔拉耶夫提到,文化遗产保护和数字化工作需要多元技术背景的参与,以建立分辨率、精细度和文件格式等统一标准。数字化资源还应当能被更多人访问,为了便于没有高科技基础设施的人访问,需建立开放性平台。数据的保护也要与地理空间数据库中的遗产地点与古迹相关联,并融入现代信息层级,加入更多维度的信息。同时,为了更可持续、更负责任地利用技术,要研究用较少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去完成目标。
面向未来,盖·乔拉耶夫提出,一是要进行宣传推广,在全球范围内解释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性及数据收集的方式,通过技术进行监测和数据收集、存储;二是要制定框架,以使数据收集和管理的经验获得更好的应用;三是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南,为相关机构和从业者提供实用的工具;四是搭建桥梁,连接研究中心、社区以及技术提供商;五是确保数字化工作既有全球包容性,又有文化敏感性,尊重世界各地的文化规范与意义,尤其是保护弱势群体的相关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