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权威解读
1937年的11月13日,毛泽东电报指示八路军坚持华北游击战争,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
1937年11月8日,日军侵占太原后,继续沿平汉、津浦、同蒲、平绥等铁路线进攻,华北大片国土沦入敌手。华北战局出现了新的态势。
11月13日,毛泽东致电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及周恩来、刘少奇、杨尚昆并告八路军各师负责人,指出:山西国民党各军大溃,正规战争结束,剩下的只是八路军为主的游击战争了。八路军的任务在于发挥进一步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华北游击战争,同日寇力争山西全省的大多数乡村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发动群众,收编溃军,扩大自己,自给自足,不靠别人,多打小胜仗,兴奋士气,用以影响全国,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
遵照毛泽东这一指示,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确定各部队以山西为主要阵地,支撑华北抗战,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创建抗日根据地。
之后,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在晋察冀边区,奋力反击日军的围攻,到12月下旬,在兄弟部队配合下,毙伤日军两千余人。1938年1月,召开了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抗日民主政权,形成了八路军开辟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第120师部队在晋西北地区,分兵发动群众,开展扩军工作.到1938年1月,部队发展到两万多人,各县也都成立了自卫军和游击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第129师相继在晋东南、冀西和冀南地区组织起多种抗日团体和抗日自卫队,建立新的抗日民主政权,组建了抗日武装。到1938年春,初步建成了晋冀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第115师师部率第343旅开赴晋西南后,一边开展群众工作,一边打击进犯日军。到1938年春夏之交,初步创建了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华北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使侵华日军陷入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夹击,中国抗战由此形成新的战略格局。
抗日战争史回眸
1935年11月13日
中共中央发布《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号召一切抗日反蒋的中国人民与武装队伍联合起来,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国民党而血战。
1940年11月13日
日大本营御前会议提出《处理中国事变纲要》,决定除继续军事进攻外,尽量用政治策略和战争策略阻止英、美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1941年11月13日
蒋介石呼吁英美两国,“如日本进攻滇缅路,请予中国以军事援助”。旋英美表示决定保持滇缅路,竭尽所能以援华。
1943年11月13日
冀鲁豫军区军民秋季反“扫荡”,历时50余天,作战315次,歼灭日伪军4000余人,于是日胜利结束。
策划:李方舟 董大正 任子薇
制作:张悦鑫 杜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