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权威解读
金方昌,1920年6月11日出生在山东聊城,回族。1935年夏,金方昌考入聊城山东省立第三中学。这年冬天,北平爆发了震撼全国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金方昌与聊城学生奋起响应。
1938年2月,金方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8月,中共党组织派金方昌赴晋察冀边区工作,在山西代县担任牺牲救国同盟会秘书;不久,金方昌又担任了代县赵家湾区委书记。金方昌和赵家湾区委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斗争,不但建立了抗日武装政权,而且村村建立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金方昌率领战士和各村民兵挖公路、打伏击。日军在几次进山“扫荡”失败后,悬赏五千元捉拿金方昌。
由于金方昌工作出色,1939年的冬天,县里调他到斗争环境复杂的城关区担任区委书记。1940年的春天,金方昌当选为中共代县县委委员,仍兼任城关区委书记。
金方昌来到城关区后,腰插一支驳壳枪,奔走在敌人眼皮底下,组织群众开展武装斗争。1940年秋,金方昌率领四个游击小组,粉碎了敌人三次抢粮计划。
1940年11月下旬,金方昌接到代县县委通知,让他赶在敌人封锁山口之前,把公粮送到根据地。11月23日下午,金方昌带领区自卫队队长周致远等五位同志在代县城东北赤土沟一带督送公粮,被敌人的密探获知。第二天清晨,日伪出动了200多名步兵和骑兵,把金方昌等五位同志包围。金方昌和周致远与敌军展开了激战。子弹打光后,他们与敌人徒手搏斗,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捕。敌人对金方昌施以酷刑,最后竟惨无人道地挖掉了金方昌的一只眼睛,砍掉了他的一条胳膊。
行刑前的晚上,金方昌艰难地用铅笔头在烟盒上给代县县委和家人写下了诀别信。他在给代县县委的信中写道:“在敌人的拷打利诱中,我没有暴露一点秘密。牺牲是为了革命,这是革命成功的代价。”在给家人的信中说:“我被捕后,没有丝毫悲伤。我只有仇恨和斗争。我知道我是为了民族的解放、全人类的解放而牺牲。”
抗日战争史回眸
1936年11月23日
全国各界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史良等7人,被上海市公安局以所谓“危害国民”罪逮捕入狱,时称“七君子事件”。
1939年11月23日
新四军在皖南繁昌战役中获胜,完成屏障皖南任务,歼灭日军450余人。
1943年11月23日
日军占领河濮山,攻至落路口、蔡码头,并进攻常德南站。至此,常德保卫战从外围的攻防转入城郊的鏖战。
策划:李方舟 董大正 任子薇
制作:王文韬 杜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