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水头江尾尽开颜——浙江20年推进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观察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水头江尾尽开颜——浙江20年推进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观察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5-11-25 10:29

  初冬时节,浙西千岛湖碧波如镜,金黄、浅红、深绿交织的森林将岛屿山色尽染;浙南楠溪江清流潺潺,沿江村民在岸边浣衣洗菜;浙北苕溪芦花摇曳,漫步绿道可体验田园牧歌式的宁静氛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浙江的生态文明实践成果斐然。

  作为全国最早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的省份之一,浙江在前期探索试点基础上,于2005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涵盖水、气、林、土等多个生态环境领域。20年来,浙江不断深化制度创新、拓展补偿范围、完善多元机制,走出了一条以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协调、绿色共富的“浙江路径”。

  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拍摄的钱塘江源头河——马金溪沿岸金星村。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制度筑基: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

  清晨的钱塘江源头,衢州市开化县护林员刘联富踏着晨露开始巡山。他手持智能终端,沿着管护责任区中的既定路线前行,实时上传着公益林的生长数据。“我管护了2000多亩林子,每年能有1万多元护林收入。”刘联富说。

  按照生态省建设部署,2005年浙江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明确多渠道多形式支持江河水系源头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也就从当年起,浙江省财政厅启动钱塘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省级专项补助,对淳安、开化、江山等上游地区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补助,用于区域内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

  此后,浙江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生态补偿机制逐步走向规范化、体系化。

  晨曦中的衢州市开化县金星村景色。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范围不断扩大。从钱塘江流域扩展到全省八大水系,从单一的水环境补偿,扩展到森林、海洋、湿地、耕地等重点领域,并逐步建立起基于水质改善、污染减排、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等结果的补偿资金分配体系,体现“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的导向。

  ——方式日益丰富。在资金补偿为主的基础上,探索发展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多元化补偿方式。例如,杭州市与衢州市建立了山海协作机制,下游的杭州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引导项目、技术、人才向位于上游的衢州流动。

  ——体系持续扩容。浙江的生态补偿机制并非孤立运行,而是嵌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整体布局中。2012年,在财政部、原环保部的指导下,浙皖两省建立全国首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新安江模式”,后来在30个跨省份流域、24个省份推开,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制度的重大创新;2017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全省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目前纳入实施范围的省内46个断面已全部签订补偿协议;2020年,《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明确将生态补偿纳入法治轨道。

  机制创新:从政府买单到多元共担

  随着实践的深入,浙江意识到仅靠政府财政投入,补偿力度和可持续性有限。必须引入市场机制,撬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一场关于“水权”的改革在义乌和东阳之间发生。“世界超市”义乌水资源相对紧缺,而与之一江之邻的东阳市,水资源较为丰富。经过协商,义乌以两亿元资金,一次性买断了东阳市横锦水库部分水资源的永久使用权。

  这是中国首例跨城市的水权交易,开创了水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先河,也是生态价值市场化补偿的一次大胆尝试。

  在浙江,这样的创新案例层出不穷。

  丽水市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率先开展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尝试将“绿水青山”量化为具体的价值“数字”,为生态补偿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当地推出的“生态贷”“GEP贷”等金融产品,让良好生态成为可以质押的资产,拓宽了生态保护者的融资渠道。

  湖州安吉县将矿业权出让及矿资收益、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工业用地使用权出让金等资源开发使用收入,作为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的重要来源,并鼓励社会资本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杭州市余杭区整合生态保护协会、公益基金会、金融机构和村集体等多方力量,试点推出水基金信托,以信托合同的方式约定利益分配,建立市场化、多元化、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发力,从“输血式”补偿到“造血式”共赢,浙江的生态补偿机制不断迭代升级,路径越走越宽。

  效益外溢:从生态红利到共富动能

  生态补偿机制的社会效益持续放大外溢,无论是地方积极探索的“自选动作”,还是跨省域生态保护合作,都以互利共赢为目标,找到了将生态红利转变为共富动能的绿色发展路径。

  位于安吉县西北的夏阳村为加强对村里夏阳溪环境的保护,与上游安徽卢村乡等三个村签订了全国首个村级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夏阳村根据三个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给予资金补偿。

  “协议签订后,上游的垃圾‘断崖式’减少,现在夏阳溪的水质部分已经达到了二类水标准。”夏阳村党支部书记鲍鑫介绍,仅过了一年,三个村积极合作通过考核,分别领到了15万元、10万元、5万元,共计30万元的资金补偿。

  而拥有好山好水的夏阳村也“焕新颜”成了网红村,长三角露营爱好者纷至沓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20年的8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30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村年增收20万元以上。

  围绕跨越浙皖两省的河流新安江,2012年开启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接续至今。2023年6月,浙皖联合签署《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开启了新一轮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浙江省财政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处负责人介绍,相比以往几轮补偿机制,这次试点最大的变化在于进一步深化产业与人才补偿,构建产业与人才补偿指数,作为补偿资金的分配依据。“从曾经的‘对赌’到如今的‘共建’,这项开全国先河的补偿机制提档升级,将在共保共治、共富共享上谋求高质量发展。”

  水头江尾尽开颜,不仅因山水之美,更因制度之善、治理之智、民心之悦。从公益林分类补偿到跨区域流域协作,从政府主导到市场驱动,从资金补贴到价值转化,浙江构建的全链条生态补偿机制,让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民生优势、竞争优势,用实践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真理力量。(记者黄 筱 许舜达)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执法巡查 守护海疆

  • 科研人员揭开嫦娥六号月壤黏性之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异元汽车杯”首届新疆国际摄影大赛9月28日正式启动。
2025-09-29 14:31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