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释硬科技丨我国科学家破解嫦娥六号月壤黏性之谜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全释硬科技丨我国科学家破解嫦娥六号月壤黏性之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11-25 15:17

  还记得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的“神秘月壤”吗?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这种比撒哈拉沙漠干燥上万倍的土壤,竟有点黏糊糊的,还能结块,质地更像地球上的黏土,而且让它产生黏性的原因还不是水。最近,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的科学家们成功揭开了这一谜团。全释硬科技,我们来一探究竟。

  科学家在微观世界中发现月球背面月壤有着独特的“体质”:它的颗粒更细腻。如果把月球正面的月壤比作“沙子”,那背面的月壤则更接近“面粉”。在干燥的情况下,抓一把沙子,它会轻易从指缝流散;而面粉更容易在手中结成小块。

全释硬科技丨我国科学家破解嫦娥六号月壤黏性之谜

  不仅如此,背面月壤的颗粒形态也更复杂,它们棱角分明、表面粗糙,显著增大了颗粒间的摩擦效应。同时,这种“又细又糙”的特征,使得静电力等作用凸显,造成土体表现出明显的黏性特征。和我们通常认为的水可以让土有黏性不同,在月球上,是静电力等多种作用,让月球月壤有了黏性。

  然而,谜题的关键不止于此,为什么月球正面的月壤没有背面那样黏稠呢?答案,深藏在月球“两张脸”——也就是月球正面和背面截然不同的命运之中。由于潮汐锁定,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脸”,它主要由辽阔的玄武岩平原构成,称为“月海”;而永远隐藏的背面,则是一片布满高山和陨石坑秘境。这片秘境可能承受了更为严酷的太空锤炼。

全释硬科技丨我国科学家破解嫦娥六号月壤黏性之谜

  首先,是撞击的“锻造”:月球背面可能承受了更频繁、更剧烈的陨石轰击,构成月球背面山川的斜长岩矿物与正面的玄武岩不同,它们像是威化饼干,受撞击时极易产生许多棱角分明的细小颗粒。

全释硬科技丨我国科学家破解嫦娥六号月壤黏性之谜

  其次,月球正面能“蹭到”地球磁场的部分庇护,而背面则完全暴露在带电粒子、陨石和微陨石的宇宙环境中,持续不断地“轰击”使月壤颗粒充分破碎,熔融,溅射、混合,最终锻造出月球背面的细腻且黏稠的月壤。

  这项研究不仅揭开了月壤的“黏性之谜”,更对未来月球背面的探测、着陆乃至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张煜 董良言)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2025考研季科技类专业科普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异元汽车杯”首届新疆国际摄影大赛9月28日正式启动。
2025-09-29 14:31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