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我为祖国举红旗”,这句话源自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里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致敬方阵。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公大人继承“青年旗手”使命,承担了开幕式中宣布开幕环节的执旗、挥旗表演,及运动员宣誓环节奥运会会旗旗手任务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冬奥会开幕式会场中,公安大学侦查学院学生白英豪担任了宣誓环节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旗执旗手。他高擎会旗,迈着坚定的步伐引领运动员、裁判员以及教练员代表上台宣誓。颇为巧合的是,32年前,他的父亲白国峰曾作为三军仪仗队的一员,曾担任1990年北京亚运会执旗手。对此白英豪说道:“32年后,我也有幸参加北京冬奥会执旗手,两次擎旗,是时代的交替也是中国一代代建设者的传承。32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辈和我分别有幸亲历中国的两大体育盛事,也见证了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我相信今后我们中国的青年将继续见证伟大祖国取得更大成就,因我们的奉献实现真正的崛起。”
白英豪的父亲白国峰(左一)
从选拔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执旗手,一幕幕画面在白英豪的脑海回放。九月初,一则冬奥会旗手报名表被公示,同学们私下热烈讨论、踊跃报名,没几天已经有了几百人报名。到了中旬,冬奥会导演组来到公安大学进行选拔,对被选拔者的身高、体重、语言能力、身体协调能力等进行综合考量,最终选拔出107名公大奥开执旗手。“国庆期间,当其他人还沉浸在国庆假期的欢乐当中时,107名执旗手已经整装待发,前往训练馆。之后负责我们的三位导演与我们见了面,就这样我们的第一次训练就开始了。”白英豪说。
白英豪
跑步、俯卧撑、卷腹、平板支撑、开合跳、高抬腿……5米长的旗杆、10多斤重,要求两臂伸直,成60°角,将这面旗竖直举起。白英豪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起初,我们甚至连30秒都坚持不了,导演就让我们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后来我们又加入了落旗、执旗、握旗、挥旗等动作。就这样,为了不耽误学习上课时间,我们就牺牲了今后的所有周末进行训练。体能也有了提升、动作也更加熟练标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英豪迎来了第一阶段的考核,据他透露,开始自己并不很担心,他自认为各项动作都还不错,但随着被选上的旗手一个个出列,他落选了。“那段时间心里很不好受,郁郁寡欢,甚至有放弃的念头。但好在家人、队长和同学的关心鼓励,让我走出了那段低谷期。我坚信,就算是替补队员,我也要做好。”他说。
白英豪清楚地记得,11月20日是第一次进入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排练,在又一次排练时,导演要选一名宣誓环节的会旗手,经过层层选拔,他很幸运的成为了宣誓环节会旗手。对此他表示,自己更珍稀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每次训练都苛求动作流畅规范,甚至自己在场上加练,“因为起步比较晚,所以更要笨鸟先飞。”
开幕式当天,北京再一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白英豪坦言,越是临近开幕越是紧张,因为自己所处的环节没有其他同学,内心就更加紧张,“但是我明白即将上场的不只是我,还有无数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辛勤付出的工作者们。那一刻,我的内心就不再紧张,反而愈发平静。站上预备位,灯光起、音乐起,昂首挺胸,走出中国青年的风采。”
“开幕式结束,我的其他执旗手同学向我喝彩,我们都做到了。”对白英豪来说,竭尽全力、尽自己所能完美地完成开幕式的任务,是公大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血脉得以传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周学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