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记者手记Vlog】“守边的‘阿佳’,您还好吗”——记者与卓嘎代表再相遇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记者手记Vlog】“守边的‘阿佳’,您还好吗”——记者与卓嘎代表再相遇

来源:光明网2022-10-27 18:53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京外的代表团陆续汇聚北京,向大会报到。记者在驻地拍摄西藏代表团报到场景时,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走进了记者的镜头画面。

  眼前这位老人身穿藏袍,走路略有些蹒跚。可能是语言不通的缘故,报到提交材料时,她需要旁边的代表们帮助提示。

  随后,记者从代表团随行人员处拿到了一份代表名册。经过确认,这位老人的确是一位“老朋友”——二十大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卓嘎。

【记者手记Vlog】“守边的‘阿佳’,您还好吗”——记者与卓嘎代表再相遇

  卓嘎和妹妹央宗一家人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玉麦乡,守护着祖国的边境,践行着“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每一寸土地”的承诺。

  玉麦乡隶属西藏山南市隆子县,位于中印边境地带,是我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1990年之前,卓嘎、央宗和她们的父亲桑杰曲巴,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百姓。玉麦乡虽然雨水充沛,但却长不出一粒青稞。更让当地群众无奈的是,每年的11月至来年的6月,这里有半年多的时间大雪封山,会成为出不去也进不来的“孤岛”。

  2017年10月28日,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的第四天,习近平总书记给玉麦乡卓嘎、央宗的一封亲切回信,让这对藏族姐妹与父亲桑杰曲巴的守边故事,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也是在这一年,玉麦乡迎来首次的冬季不封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给当地群众生活带来极大改变。

  记者与卓嘎代表结缘,要从4年前的一次采访说起。

  2018年5月8日,记者一行从山南市区驱车前往玉麦乡。一路上层峦叠嶂、风光旖旎,但却山高路远、路途曲折,300多公里的路程足足颠簸了近8个小时,翻越了两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皑皑白雪与茫茫白雾混为一团,雪山上还下起着冰粒,山路湿滑导致车子几次陷入深坑,湿滑,几次车路陷入深坑,大家不得不下车推车前行。

  站在雪山的半山腰俯瞰,在周边山峰合围着一个小小的河谷,里面平坦地带长约七八百米,这就是玉麦乡的所在地。

【记者手记Vlog】“守边的‘阿佳’,您还好吗”——记者与卓嘎代表再相遇

(2018年5月光明网记者赴玉麦乡采访刊发的报道:http://politics.gmw.cn/2018-05/11/content_28736005.htm

  四年了,曾经千里奔波去采访的玉麦乡,现在怎么样了?在驻地工作人员引导下,记者敲开了卓嘎代表的房门。

  “阿佳(藏语:大姐),还记得我吗?”突如其来的四目相对,让卓嘎代表先是一怔,尔后露出淳朴的微笑,并连连点头。

  在大会驻地再相见,让卓嘎代表难免有些意外。记者拿出了一张两人的合影,当时两人站在玉麦乡外山坡上,背后就是玉麦乡重建时的场景。

【记者手记Vlog】“守边的‘阿佳’,您还好吗”——记者与卓嘎代表再相遇

光明网记者李政葳在玉麦乡采访期间与卓嘎代表合影(拍摄于2018年5月)

  从照片看,身后是一片工地,路上都是泥巴,旁边堆积着板材、石料,几辆作业的卡车停在路边,施工队戴着安全帽热火朝天地工作。因为正在施工重建,那几天记者都是住在工地上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家庭旅馆里。虽然五月已近夏季,但高山深谷里深夜依旧冰冷刺骨。

  卓嘎说,曾经玉麦乡最大的问题是交通问题,如今乡里通了公路,很方便。之前的父女三人乡,到现在全乡已经有60多户200多人,秉承“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信念,越来越多当地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加入守边的队伍当中。

  曾经在援建工地上,记者看过玉麦边境小康乡村建设的规划图,后续将建设轻钢装配式结构民居,配套解决排水、电力、通讯、道路等公共设施,新建两条市政道路、一座中心公园、多座广场,主要干道、广场等区域种植本地树种……卓嘎说,之前的那些规划,都实现了,现在生活环境很舒适。

【记者手记Vlog】“守边的‘阿佳’,您还好吗”——记者与卓嘎代表再相遇

卓嘎(左一)、央宗(左二)两姐妹巡边时与乡公安边防派出所官兵相遇(拍摄于2018年5月)

  还有一张照片,是记者拍摄卓嘎、央宗姐妹俩巡边时,与玉麦乡公安边防派出所官兵相遇的场景。卓嘎说,这个派出所还在,但是里面的官兵换了一些,但是依旧每天帮助巡逻护边,还经常和他们学习藏语,大家亲如一家人。提到妹妹央宗时,卓嘎说,央宗的身体也很好,全家人生活得很安乐。

  采访交流结束后,随行人员给记者和卓嘎代表拍摄了一张合影。照片上老人和蔼亲切,笑得也很幸福。“对于边疆群众而言,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作为子女,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守护好祖国边疆的每一寸土地。今后,我们会继续守好祖国的边疆,铭记党恩,继续跟党走。”卓嘎对记者说,大会结束后,她会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的关怀带回家乡,与大家共同奋斗,像格桑花一样继续绽放在祖国边疆。

【记者手记Vlog】“守边的‘阿佳’,您还好吗”——记者与卓嘎代表再相遇

 

【记者手记Vlog】“守边的‘阿佳’,您还好吗”——记者与卓嘎代表再相遇

在代表团驻地采访卓嘎代表,并与她合影(西藏自治区宣传部供图)

  与卓嘎代表依依不舍道别后,记者来到驻地的临时邮政点,用照片打印了一张邮政明信片,送给了卓嘎代表,带去一份问候,也送上一份祝福,也期待下一个五年,记者还能再见到卓嘎,和她聊聊新时代玉麦乡的新变化和群众守边的新故事。

  监制:张宁

  采访/撰文:李政葳

  后期:刘昊 雷渺鑫 李飞

  配音:雷渺鑫

 

[ 责编:孔繁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举行第十九次军营开放活动

  • 新疆为保护世界级非遗《玛纳斯》的立法正式实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创新带动技术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堰商汇”数智亲商服务平台,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以高质量服务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6 18:06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