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好人”叶美英:大山战士心中的“老娘”
首页> 时政频道> 独家策划 > 正文

“中国好人”叶美英:大山战士心中的“老娘”

来源:光明网2023-01-20 11:39

  记者:王一涵

  视频制作:陶媛 张诗奇

  “解放军是谁呀?”“解放军就是老百姓的保护神!”奶奶为五岁的小丫头叶美英讲述着解放军赶走村中土匪、帮助百姓安居乐业的英勇故事。叶美英,在正岙门村种了一辈子地,今年71岁了。

  “老娘”与“老兵”正是军民鱼水之情

  叶美英从14岁开始,用一条扁担为驻扎在山顶的解放军官兵送菜。她从“妹妹”变成了“阿姨”,在一茬接一茬战士们口中是亲切的“老娘”。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叶美英磨烂鞋子100多双,她挑坏扁担十几根,行走山路6万多公里,粗略算来送出28万多公斤的新鲜蔬菜。部队条件艰苦,官兵们驻扎的大山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山路崎岖陡峭,有的路段仅仅能容单人行进,叶美英每周上山两次,自家种的青菜、包菜、茄子等满满两大筐,磨得光亮的扁担上最重时挑过130斤的菜。正是叶美英的存在,让这些当时还是小伙子的官兵在异乡有了家的感觉。叶美英为大山官兵们送来美好的期盼。“老娘”与“老兵”的故事是军民鱼水情的一个缩影。

  寒来暑往,上山需要一个半小时,空手下山也需要一个小时。有时叶美英一人,有时与丈夫同行,每次从菜地里挑选出最新鲜的时令蔬菜送到部队,从未间断。瘦小的叶美英累了倚着扁担休息片刻继续上路,常年挑菜的身影被战士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一次,一位衢州常山的战士说:“阿姨,您对我们这么好,我们该叫您一声‘老娘’。”从那以后,“老娘”这个称呼就传开了。

  双方都明白,这不是钱的事儿

  叶美英家住莲都区峰源乡正岙门村,村庄坐落在大山峰脚,7岁那年,解放军在村后山上建起营房和哨所。据叶美英回忆道,“当时,部队通往山外的公路还没有修建,物资运输艰难,十天半个月就要进城采购一次,来回需要两天,山上士兵的生活很苦。”

  叶美英的父亲叶华仁当时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有着那一代人独有的军人情结。他自发担起部队采购送菜的任务,并带着年仅14岁的叶美英一起挑着装满大米和蔬菜的箩筐,翻越崎岖山路送到部队。从小崇拜解放军的叶美英便隔三差五从自家菜地里摘下西红柿、冬瓜等瓜果蔬菜送上山去。

  为了能让战士们吃到最新鲜的蔬菜,叶美英从未放下手中的扁担。那时战士们几乎每顿饭都是一勺青菜,外加一碗泛着几朵油花的汤,而叶美英送来的新鲜蔬菜就成为战士们的丰盛大餐。每年家里只买得起一两次肉的叶美英本想给上初中的儿子炒个梅干菜肉送去,见战士们伙食如此俭朴,还曾偷偷瞒着儿子将炒好的肉片送给了部队。

  1982年,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叶美英有了自家的责任田,与丈夫叶方富决定种更多的蔬菜给部队送去。望着战士们的高兴劲,叶美英承诺:“今后你们吃的蔬菜,我家包了!”起初,叶美英不肯收菜钱。后来拗不过战士们执意要给,便象征性收一点。每次上山前,叶美英都会将瓜果蔬菜称好数量报给部队,战士们就按她说的数字付钱。双方都明白,这不是钱的事。

  1996年,叶美英咬牙花了2600元,装了全村第一部电话,既方便联系送菜,又能随时帮上部队的忙。村民有人问她,这么多钱到底值不值,叶美英每次提起都说:“当然值!”夫妻俩还指导战士们在部队开垦了几块菜地,帮着种上时鲜蔬菜,还帮助部队建起养鸡、养猪的栏舍,缓解了部队的伙食问题。

  记得一个除夕夜,有位吴连长的家人来部队探亲,孩子发高烧。由于部队规定公车不能私用,紧急之下吴连长电话求助“老娘”,叶美英在跟外地回家的儿子吃年夜饭,听闻赶紧跟儿子一起开车将孩子送到山下医院,直到凌晨孩子情况平稳,叶美英才离开。

  2008年初,南方突降雨雪冰冻灾害,积雪足有一尺多厚。部队下山的路无法通车,还断了电,叶美英敲开冰层挖出冻得硬邦邦的包菜,又在脚上绑稻草防滑,挑起扁担就出发了。这一路几乎是手脚并用爬上去的,她足足走了三四个小时。部队领导后来回忆,当时战士们看到叶美英挑着蔬菜出现在眼前,几乎落下泪来。不禁想起那次,她和往常一样挑着茄子、黄瓜等近百斤蔬菜前往部队,天气热又劳累过度,脚一软摔倒在路边,刚好有战士路过及时送她去治疗。当战士们看到她脚上还穿着很破旧的解放鞋,想到她几十年来寒来暑往为部队送菜,眼睛湿润了……

  “老娘”的关怀仍在延续

  如今,通往部队的公路通了已不缺蔬菜,但“老娘”的关怀仍在延续,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关爱。每年春节、端午、中秋,尤其是八一建军节,“老娘”总要为山上的孩子们送去亲手制作的年糕、发糕、粽子……这些饱含心意的土特产,让不少远离家门的战士在大山峰上找到了家的感觉。

  2018年,部队在加强军营文化和荣誉激励建设活动中,在荣誉陈列室里开设专栏,专门讲“老娘”的故事。新兵们一到部队,就要听他们的班长讲一遍,慢慢体会到这一声“老娘”背后饱含的温情厚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自五湖四海的小伙子,在大山峰拥有了同一位母亲。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峰源乡正岙门村竖立着一块大石碑,镌刻着“拥军路”三个字,歌颂着老人叶美英的事迹。去年在“拥军路”的揭幕仪式上,已届古稀的叶美英将象征着军民鱼水情深的扁担郑重交到了小儿子叶利波的手里。“接下这根扁担,我希望自己能把拥军这条路走得更深、更远。”叶利波说。这根扁担见证了军民鱼水情的故事,象征着信守承诺续写新的感动。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到茶山采茶制茶忙

  • 云南石屏:“小豆腐”带动“大产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3月22日,重庆万盛石林景区,各式各样的花儿竞相绽放,姹紫嫣红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彰显出浓浓春意。
2023-03-23 19:14
2023年3月2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禹越分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结合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的实际需求,集便民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养老、膳食营养等多种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为一体,打造适老化、多元化、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
2023-03-23 10:36
2023年3月21日,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在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期为3月21日至26日,来自国内外156所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参展。
2023-03-22 10:42
2023年3月18日,山东日照经开区"天天有岗位月月有招聘"第六场专场招聘会在奎山体育中心举行,求职者向企业咨询岗位信息。该区先后组织6场专场招聘会,7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7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780人。
2023-03-19 10:41
2023年3月18日,河南洛阳,为期两天的中国小浪底轮滑文化节竞赛活动开赛。本次比赛设轮滑马拉松、速度轮滑(公路赛)、自由式轮滑等5大类10多个小项,来自全国各地154支代表队的2174名选手报名参赛。
2023-03-19 10:41
3月16日,北京,七彩云南亮相2023中国国际珠宝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6日,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4日,中国国际羽毛球大师赛在江西瑞昌揭幕。
2023-03-15 10:08
2023年3月13日,安徽黄山休宁县,茶农在有机茶园采摘春茶。春回大地,嫩芽吐绿。眼下,休宁首批春茶已进入采摘期。
2023-03-14 10:06
2023年3月9日,湖南常宁,天气晴好,金色油菜花与村庄、田园、河流山峦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秀美山水田园画。
2023-03-10 09:47
2023年3月9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组织消防救援人员、索道维护人员和社会专业救援力量在天子山索道联合开展索道高空救援模拟演练
2023-03-10 10:09
2023年3月9日,为期三天的广州文交会在广交会展馆D区举行。广州文交会以“文化的广交会”为发展方向,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突出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等亮点。
2023-03-10 10:05
3月7日,“与春之和——2023江苏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展。据了解,展览共展出237位画家的237件作品,将持续至4月9日。此次展览是2023年苏州美术馆农历年后举办的首次展览。
2023-03-08 11:25
惊蛰节气,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春茶已进入全面采摘期,侗乡茶农抢抓时节,采摘、加工早春茶。茶叶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三江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3-03-07 10:12
2023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也是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许多集邮爱好者来到"雷锋邮局"选购纪念邮品。
2023-03-06 10:45
2023年3月4日,在泰州市海陵区政府市民广场,志愿者为市民缝纫衣服。
2023-03-05 09:57
2023年3月3日,一艘货轮航行在杏花映衬下的长江重庆巫山段水域。随着气温的回升,长江三峡巫峡两岸,杏花竞相绽放,与碧绿的江水交相辉映,船行其间,如在画中。
2023-03-04 10:01
2023年3月3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广场的停车楼屋顶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为154.18万度电,光伏发电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达1537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3-03-04 10:01
2023年2月28日傍晚,山东荣成爱伦湾海洋牧场,机动船拖着舢板披着晚霞驶向沿海码头,构成海上田园夕阳牧归图
2023-03-01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