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不久前,80后农民作家马慧娟向出版社交付了自己的第六本书的书稿。2022年9月以来,她连续写作5个月,完成了这本约8万字的儿童小说《吊起来的村庄》。书中内容与宁夏实施的吊庄移民行动有关。“以儿童的视角叙述吊庄移民文化,描写儿童在乡村游戏、上学、搬迁生活及新旧村庄的对比。”她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将辖区贫困人口从生态脆弱地区迁至有荒地资源的地区,重建新家、构建新社区,实现了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得益于吊庄移民行动,马慧娟一家2001年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搬迁到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婚后的她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地种地、放牛养羊、打工,和丈夫一起照顾两个孩子。
马慧娟从小就爱读书,初中毕业后却因家里小麦歉收、父母无力负担而被迫辍学。她的内心备受煎熬,体力劳动的辛苦还能咬牙坚持,但精神世界的乏味难以忍受。
2010年以来,马慧娟开始用务农和打工攒下的钱买书和手机,通过阅读克服心灵的孤独,尝试用手机在QQ空间写随笔。此后,她用拇指在手机里敲出上百万字、用坏13部手机,书写农村妇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记录黄土地上的移民搬迁故事,先后出版纪实文学《走出黑眼湾》、散文随笔集《希望长在泥土里》、报告文学集《盐池故事》(合著)、短篇随笔集《农闲笔记》、长篇小说《出路》5部作品,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共产党好,黄河水甜》。人们称她为“拇指作家”。
越来越多的网友和读者开始关注马慧娟的文字,跟着她感受文化的力量。她的生活也因阅读与写作发生改变,她先后被聘为红寺堡镇文化站站长、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她不仅关心农村妇女的读书问题,还积极为红寺堡区的发展建言献策,提交了“加强地方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
2022年,马慧娟被聘为宁夏移民博物馆名誉馆长。在这座展陈面积3200平方米的建筑里,她经常穿梭于序厅、宁夏移民史刻、新时期新移民3个展厅,参与整理宁夏扶贫移民工作史料,完善与宁夏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和移民群众自力更生有关的讲解词内容,还经常向红寺堡区文旅、宣传部门及博物馆工作人员征集对宁夏移民文化保护的想法与意见。
马慧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今年准备提交的一个建议是,希望文旅部将位于红寺堡区的宁夏移民博物馆升级为中国移民博物馆,成立移民文化保护基地和研学基地,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移民文化。”
“至少从秦代开始,宁夏这片土地就有移民屯垦现象。在历朝历代的更迭中,宁夏一直有移民文化痕迹。”马慧娟通过查阅资料、履职调研了解到,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后,宁夏历经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5次大规模的易地搬迁,将生活在生存条件极差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至有水、沿路、靠城的区域,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宁夏的移民文化就是一部移民开发建设和民族迁徙史,红寺堡正好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马慧娟说,“我一直关注移民文化的发掘保护情况。宁夏移民博物馆保留了较完整的移民旧址,希望能进一步提质升级,让更多参观者了解移民地的历史文化和移民的艰苦创业精神。”
此外,马慧娟还关心农村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问题。只要一起干农活儿、读书学习,她总会给村里的姐妹们说:“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现代妇女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大。我们不只能‘顶半边天’,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你不仅是‘谁的媳妇、谁的妈’,要更多地做你自己。”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红寺堡群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马慧娟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过去对于子女教育问题,当地妇女普遍认为“念书这个事情,念成了就念,念不成就算了”;如今,大家的独立自主意识提高了、精神世界更丰富了,不仅懂得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性,而且知道如何培养孩子成才。
谈到今年的履职计划,马慧娟告诉记者,红寺堡区委区政府去年6月就牵头启动了移民妇女文化素养提升项目,但因为疫情推迟进行。“等我参加完全国两会,一要开展全国两会精神宣讲,二要尽快把文化素养提升项目的工作开展起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