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农人”埋头七年研发60多款农业机器人 一路坚持终有收获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新农人”埋头七年研发60多款农业机器人 一路坚持终有收获

来源:央视网2023-03-26 17:27

  央视网消息:在上海郊区的一片试验田里有一群新农人,埋头七年,研发了60多款农业机器人,覆盖从播种到收割的各个环节。领头的人叫王金悦,从高薪白领到创业农人,他和他的团队是否取得了成功,机器人真的可以代替人工干农活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前不久,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和从业者专程来到上海金山,考察王金悦团队最新研发的一款全自动驾驶插秧机器人。

  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金悦:我们从第一代机器人到现在已经第八代了,不断地改,不断地想,到底怎么样把它给弄出来,这台机器人集合了我们所有人的经验、智慧、汗水、泪水。心情紧张、开心,就跟自己的小孩儿呱呱坠地一样。

  这款正在进行测试的插秧机器人,在北斗导航系统、5G信号以及激光雷达和陀螺仪等传感器的指挥下,可以行进到农田指定位置,根据指令把一株株秧苗插进稻田。到了田埂边,它还能自动转弯继续作业,1小时就可完成5亩稻田的插秧。

  湖南省国际稻都农业技术研究院 副院长 余建军:今后种地就是玩遥控车就可以了。

  农业专家的肯定让王金悦和他的团队感到信心倍增,然而,就在大家以为测试将顺利完成时,机器人突然出现了故障。

  由于把挡泥板设计得过高,机器人原地转向时淤积了过多的泥土,导致中央服务器停止工作。测试人员只能拆开外壳,重新启动系统。

  这样的波折对王金悦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农业机器人的研发需要长时间的沉淀,有时为了调试一个指令,他们要进行数百次试验。

  记者:也是不容易的。

  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金悦:我们已经习惯了,总归要在地里摸爬滚打,在办公室里设计出来的东西到地里是有很大区别的,还是要在地里不断地去试验。

  【王金悦和他的农业机器人】放弃高薪艰苦创业 一路坚持终有收获

  七年前,王金悦辞去了互联网企业的管理工作,回到农村老家,开始研发农业机器人。王金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二代”,大学毕业后,他一路打拼,年薪达到了几十万元,让身边人很是羡慕,所以当他决定辞职去研发农业机器人时,父母朋友都很不理解。

  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金悦:农村出身的我,看到父母种地一直很辛苦,那时候脑子里在想是不是能搞个机器人来帮忙去种地,那时候异想天开,就是喝着咖啡去种地,甚至于我们讲吹着空调种地。

  为了实现自己从小的梦想,王金悦召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上了创业道路。初创阶段,他们就住在农村简陋的小屋里,几个月都发不出工资,全凭理想和热情支撑着往前走。

  农业机器人研发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这些年轻人的想象,很长时间里,他们都难以取得实质进展。

  这长长的一排废弃机器人见证了王金悦创业的艰难。为了支撑团队继续研发,他不仅花光了全部积蓄,还卖掉了房子。

  不光是资金压力,王金悦还要协调其他各种事项,他也曾因为无法突破技术关卡、拿不到试验田等难题而崩溃大哭。

  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金悦:我自己手机里一直用一句话鞭策自己,就是我们要十分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这是我一直跟自己去说的,我们一定是要在背后付出无比艰辛的力量,要克服那些别人认为难以企及的一些困难。

  一次次失败并未消磨掉王金悦和团队成员的斗志,他们最终把主攻方向聚焦在蔬菜种植。2021年5月,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第一批量产田间管理机器人下线,从试验田到真正的农田,王金悦团队多年耕耘终有收获。

  如今,王金悦团队自主研发的旋耕机器人、作畦机器人、播种机器人、浇灌机器人、除草机器人、收割机器人等60多款产品覆盖了从种到收的各个环节。北斗导航系统和5G信号让机器人行动误差保持在2厘米以内,通过图像识别和大数据算法,除草、转弯、收割也更加准确。

  优良的性能自然收获了市场的认可,2022年,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销售额达到了3000多万元。

  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金悦:我们国家的技术发展水平都是往上提了一个很大的台阶,机器人需要不断技术迭代和技术升级。我们累积了包括通信、电控、网络、新能源这些所有的技术加在一起,才有了现在的一个产品,也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往上成长。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展首尔开幕

  • 杭温铁路首列长轨安全进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5月31日,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在敦煌演出。
2023-06-01 10:05
2023年5月31日,中国图片大赛典藏馆和国史影像基地落成暨中国图片大赛房山赛区颁奖仪式在北京市房山区国史影像基地举行。
2023-05-31 15:48
5月29日,2023年浙江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在台州市仙居职教中心体育馆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5支篮球队在比赛中激烈角逐。
2023-05-30 10:26
2023年5月26日,山东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幸福食堂外,老人们正在排队用餐。
2023-05-28 21:45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
2023-05-26 16:36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龙亚村,绿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边茂密的树木、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05-26 10:02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一期汉水文化珠链区正式开园。
2023-05-25 10:56
2023年5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以“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启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2023-05-25 10:36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2023-05-24 10:09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科研监测数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保护区物种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成为鸟类乐园。
2023-05-22 10:00
5月19日,2023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在盐城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开幕。
2023-05-22 08:49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2023-05-19 14:14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2023-05-17 18:06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05-17 10:33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05-16 10:55
2023年5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民运动,健康工大”为主题,共设置26个参赛项目。
2023-05-10 19:41
据悉,此次作品以春天为主旋律,以视角传递出花的娇艳。向生活致敬,歌颂祖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此外,也向新时代创新发展蓝图致敬,砥砺奋进的国人倍感振奋。
2023-05-10 11:19
北平街夜市,是该地夜经济特色街区之一,拥有150余家商铺近100个摊位,汇聚了各式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特色小吃。
2023-05-04 15:24
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山东淄博,品尝走红的"灵魂烧烤"。淄博市政府和市民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由居民、机关工作人员等自发组成的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
2023-05-04 14:33
旅客乘坐的D6942次"夜市美食列车"从齐齐哈尔驶向夜幕下的哈尔滨。 "五一"假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方便旅客出行品尝龙江特色美食,体验哈尔滨夜市文化,临时增开高铁列车,将夜市美食"中央厨房"搬进高铁车厢
2023-05-04 14: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