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大秦帝国“地下军团”如何“重获新生”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大秦帝国“地下军团”如何“重获新生”

来源:西部网2023-07-11 15:03

  西部网讯(记者 王佳祯 马晴茹 宋洋王靖升)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横扫六合,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并采用大秦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自称为“始皇帝”。1974年,大秦帝国的辉煌历经2000年时光后,被人揭开了冰山一角,但仅这一角便已震撼世人……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大秦帝国“地下军团”如何“重获新生”

“从文物里读懂中国”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活动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7月10日,“从文物里读懂中国”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活动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这里,一起感受秦王朝的霸气与荣耀,品读秦始皇留给后世的珍贵“信笺”。

  大秦朝,威武雄风藏于地下

  恢弘霸气的兵马俑坑中,排列着数以千计的陶俑,他们与真人大小无异,还原了一支攻坚克敌的大秦军队。陶俑平均身高1.8米,是历代帝王陵墓当中唯一按照1:1的比例制作而成的,三个俑坑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这样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雕塑史上绝无仅有。

  秦始皇帝陵位于骊山北麓,陵园面积约为56平方公里,陵区已发现各类陪葬坑、陪葬墓等600余处。在秦始皇帝陵封土核心区域,发现了各类陪葬坑大约180多处,包括著名的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文官俑坑、百戏俑坑、石铠甲坑、青铜水禽坑、大型和小型马厩坑等。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大秦帝国“地下军团”如何“重获新生”

兵马俑身上有鲜艳的色彩。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之久。兵马俑是修筑秦陵后期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的。

  1974年3月,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秦兵马俑被发现。三个俑坑全部发掘可出土陶俑、陶马近8000件。陶俑大到身体结构小到须发眉毛,都精雕细刻一丝不苟。仔细观察,每一件兵马俑的姿势、神态、脸部表情、脸型、胡须、手纹、指甲盖完全不同,代表每一件俑在制造之时,是模塑结合制作完成的,躯干和四肢是模制的;服饰、五官、胡须和头发是以纯手工雕塑的,按照古人真实模样,一笔一划地刻出来。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大秦帝国“地下军团”如何“重获新生”

大秦雄风。

  在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时,专家们发现,在俑的腿部、铠甲和战袍的隐蔽处还刻着文字,写着制作时间、工匠姓名和籍贯……

  从陶俑的脸部,能判断出他们的年龄及性格特征、原来居住的地域,这些陶俑有南方人、有北方人,有汉族人,也有少数民族人。从他们的形象看,有中年人,有十几岁的少年,也有额头上有皱纹的老者,这说明有些人已经远远超过了秦国服兵役的年龄。

  秦始皇为什么要做这么多陶俑给自己陪葬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介绍,这源于古人的生死观。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大秦帝国“地下军团”如何“重获新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为记者们讲解兵马俑保护工作。

  “他们认为人死只是肉体死亡,灵魂不灭,而是要到另外一个世界生活,所以尽可能将生前拥有的带到地下世界。”田静说,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残酷的人殉制度,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殉制度废止。秦国于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正式废止人殉制度,但他们依旧相信灵魂不灭,认为陶土、木头、石头或金属做成的偶人埋在地下同样可以侍奉他们的灵魂,尽管制作这么多陶俑、陶马也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但与用活人殉葬相比,这也算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除此之外,俑坑内还出土了大量青铜兵器,有剑、铍、矛、戈、戟、殳、弩机以及箭镞等。大部分兵器历经2000多年依然锋刃锐利。

  新时代,大秦文物“重获新生”

  文物历经两千年,为我们“讲述”大秦故事。为了让它们更完整,更“健康”,文物修复者们使出浑身解数,让它们“重获新生”。

  2009年至2022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约400平方米。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箙3处;兵器柲多处、弓弩箭箙多处;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此外,秦始皇帝陵的彩绘保护与文物修复工作也有了新进展,从2010年至今已修复陶俑140余件。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大秦帝国“地下军团”如何“重获新生”

修复中的兵马俑。

  在一号坑西端的修复现场,记者们可以看到文物工作者现场修复保护兵马俑场景。

  陶片从遗址上提取出来,就近在试拼区进行初步拼对、研究,然后移到修复区进行修复。陶俑残片的粘接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先粘接好脚踏板,之后是脚、腿、身体,最后是头。每一阶段拼对施胶后必须用专用工具和捆扎带固定,等待粘接剂凝固。粘接残片的粘接剂必须可逆,也就是说等到某一天粘接剂老化了,不再有粘性了,可以随时去除掉,用另外一种粘接材料取代。

  不是每一件陶俑都能找到所有残片,修复区有大量残缺的陶俑,小缺损、裂缝自然表露,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容易再次处理。为了更好的陈列展示,文物保护人员会根据对称原理用陶粉加胶对残缺部位进行补配。

  “陶俑身上挂着一个小卡片,上面有两行号码,一个是它的藏品号,另一个是考古编号,表明陶俑出土时的位置和序号。另外,陶俑在修复保护完成后,工作人员会将它们的信息和修复内容记录下来,每一个兵马俑都有一本厚厚的档案。”田静说。

  新的发掘证实,每一件陶俑的头发颜色、肤色和服饰颜色不完全相同。头发颜色有的漆黑,有的棕褐;脸、手、足等暴露部分的肤色,或粉红,或肉红,或骨白,甚至眼仁虹膜部分,不同个体也有差异,暗红、漆黑,淡棕等诸多变化。其中有一件陶俑的下眼睑还用细笔描绘出根根睫毛。服装残留的颜色多数已经脱落在淤土上,有红、绿、蓝、紫、青等,经过色块对比,俑坑中已发现17种不同的色彩,尤其是紫色、蓝色非常珍贵。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大秦帝国“地下军团”如何“重获新生”

兵马俑一号坑游人如织。

  现场记者十分关心兵马俑的彩绘保存和修复工作,陶俑发现后颜色是否就发生了变化?田静解释,秦朝的工匠们先在烧好的陶俑身上涂一层生漆,然后再在生漆层上涂上各种鲜艳的颜色。时隔2200年,陶俑、陶马在出土时,颜料层和生漆层均已老化,尤其是生漆层对湿度非常敏感,出土后如果外部环境较为干燥,几分钟内生漆层就会剧烈地收缩、龟裂、起翘、卷曲,继而连带着彩绘一起脱离陶体。

  “现在令人欣慰的是,陶质文物彩绘保护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对陶俑残留的彩绘层使用抗皱缩剂和加固剂联合保护的方法,然后缠上保鲜膜,待彩绘层稳定后再将保鲜膜取下,彩绘就能保存下来了。”田静说。

  未来网记者谢青说:“这次来到兵马俑,了解到了更多修复兵马俑的细节,让我感到修复兵马俑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事情,文物修复师真的令人钦佩。他们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不仅让兵马俑的文化价值及其科技工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也弘扬了传统文化,我也会在报道中加入修复文物的精彩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到秦始皇陵博物院文物修复师高超的修复水平。”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追思英烈

  • 杭州亚运会|亚运头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