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山一叶铸传奇——探秘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首页> 时政频道> 要闻 > 正文

一山一叶铸传奇——探秘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新华社2023-09-20 08:21

  这是一片神奇的叶子,它散发着浓郁独特的香气,浸润千年;这是一座充满生态智慧的山,林茶共生、人地和谐,体现出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朴素智慧……

  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日前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遗产增至57项。

  南方有嘉木

  群山连绵不绝,青翠欲滴;云雾缭绕润泽,清风拂面。

  景迈山,平均海拔1400米,是云南普洱茶区最具标志意义的一座古茶山。

  秋日,漫步在景迈山古茶林,就像静静品读一部茶书。这处新晋世界遗产地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由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和3片分隔防护林构成,被世界茶文化研究学者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千余年来,这里延续着人茶共生的古老故事。

  一段坡度达20度的石砌小路是景迈大寨的茶马古道遗存(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景迈山古茶林是世界上保存完整、面积较大、种植历史悠久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有千余年历史,其中集中连片面积达1.8万亩。”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副局长周天红说,这里树龄50年以上的老茶树有300多万株,其中树龄逾百年的古茶树有100多万株,树龄最高达五六百年。

  “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林”,只见高大乔木下,错落分布着大片2米多高的古茶树。周天红说,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熟悉茶树生长习性,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在森林中育茶种茶,呈现出“高处是乔木层—中间是茶树等灌木层—地表是草本层”的立体群落结构,不同古茶林片区间还保留森林作分隔、防护之用。

  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一景(无人机照片,9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超 摄

  顺着古茶林往山坡下走,来到糯岗古寨,这里保留着景迈山傣族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在村落里,干栏式木结构建筑房屋依山而建,围寨心分布,街巷皆可通向寨心。如糯岗古寨这般布局,分布在茶林中的9个传统村落,共有居民近5000人,传统民居建筑530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321座。

  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认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符合世界遗产标准,这一独特的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充分尊重当地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动植物种群,实现了对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展现了山地环境下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人民对自然资源互补性利用的独创传统。遗产构成要素中的村寨与传统民居建筑在选址、格局和建筑风格方面,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利用。

  山水为体,人文为魂

  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遇到灾难死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也怕你们吃光用完;所以只给你们留下茶树,让子孙后代取用不尽。”这是景迈山布朗族群众世代相传的“茶祖遗训”。

  在景迈山古茶林,森林—古茶林—村落的空间组合、与天然林相似的茶林生态系统、特殊的茶祖信仰以及世居民族文化,创造了独特的山地人居环境。

  “相较于梯田式、农庄式台地茶园,景迈山古茶林是特色鲜明的传统的林下种植方式和充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护方式。”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说,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的山地人居环境,彰显了古代先民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合理、可持续利用自然的卓越生态智慧。

  在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傣族姑娘在采摘茶叶(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景迈山上及周边地区,布朗族、傣族、拉祜族、佤族、汉族等各民族友好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里的群众制定乡规民约,将古茶林作为自身生命的一部分来爱护、继承和发展。如在早期开辟茶林时,村民们就在外围划定隔离带;不得随意砍伐古茶林中的高大树木,违反者要进行处罚;鸟类、蜘蛛治虫害,枯叶当化肥,茶树不打农药;茶叶只允许采摘七成……

  在景迈山糯岗古寨,傣族茶农安板选在整理茶架(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陈耀华说,景迈山的气候、土壤、水文、局部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特别适合大叶普洱茶生长和保存,而景迈山世居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与茶相伴,创造了包括种茶制茶、食茶用茶、品茶咏茶等在内的一系列茶文化。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茶’主题项目的空白,生动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彰显了中国在世界茶叶起源、种植、贸易和茶文化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这个项目也是‘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案例’。”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说。

  明天会更好

  2010年,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正式启动。10多年来,保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以来,普洱市136万余亩茶园完成生态化管理,其中澜沧县完成37.9万亩,极大提高了茶叶品质。2013年以来,当地陆续实施村寨文物保护展示、消防防雷及古茶林监测项目。在具体实施中,优先采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延续传统干栏式民居建筑结构、特征和风貌,并进行适应性改造和性能提升,在保护传承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同时,推动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当地群众。

  多个保护管理体系也逐步建立:建立古茶林、传统村落等要素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一体推进景迈山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谋划好“茶+旅游”“茶+生活方式”等业态……

  在景迈山布朗公主茶厂,布朗族姑娘叶香在给顾客泡茶(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景迈山,村民的日常生活里,婚丧嫁娶、商讨要事、化解矛盾,都离不开茶。

  在澜沧县芒景村,年近八旬的布朗族老人苏国文退休后致力于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为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他编制“芒景村遗产保护学习手册”,专门提到茶产业应该如何发展保护。

  采茶、摊晾、杀青……谈起茶,21岁的布朗族女孩叶香如数家珍。受家乡茶文化的感召,大学毕业后叶香回到景迈山,在家里的布朗公主茶厂工作。她说,古茶园要保护好,文化更要代代相传。

  在景迈山芒景村,布朗族茶农南康在火塘边做烤茶(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古茶林中,架设备、泡新茶……22岁的傣族女孩仙金在茶林里直播售茶,不到一年销量已达2万份,销售额80余万元。“要把生态好茶卖到各地,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景迈山。”她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和茶商慕名前来景迈山。村民们通过销售茶叶及从事餐饮、开客栈,获得丰厚收入。去年底,景迈山的15个村寨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

  景迈山芒景村文化活动室内,年近八旬的布朗族老人苏国文(右)在给村民介绍生态和文化保护知识(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摄

  关于古茶林未来的保护和发展,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保护第一、规划先行,提高保护管理系统性、规范性;鼓励引导村民,特别是年轻人从事茶文化传播、茶产业发展实践;深化有效利用,规范旅游发展,推动世界文化遗产“活”起来,更好推动遗产保护融入现代生活。

  文字记者:王长山、严勇、何春好、赵智钦

  海报设计:姜子涵

  编辑:贾真、胡了然 、刘莲芬、宋为伟、侯帮兴、郭洁宇

  统筹:黄小希、何雨欣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追思英烈

  • 杭州亚运会|亚运头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