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农业更稳 工业更强 生态更绿——黑陕新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农业更稳 工业更强 生态更绿——黑陕新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

来源:新华社2023-09-27 16:07

  黑土地稻菽飘香,丰收在望;三秦大地产业转型升级,尽显活力;天山南北经济绿色转型,生机盎然。

  金秋时节,记者在黑龙江、陕西、新疆调研采访看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三省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转型发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

  农业更稳:科技助力产业融合

  全国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陕西的设施农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苹果、猕猴桃等产量全国领先;新疆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基地……三省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游客在北大荒集团闫家岗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稻田里游览(2023年8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9月的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有限公司,100多万亩水稻在微风中摇曳,阵阵稻香扑鼻而来。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管刘建国介绍,农场正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把北斗导航、物联网、大数据、环境感知等现代技术与传统农机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水稻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农机作业。

  这是2023年8月10日在北大荒集团闫家岗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拍摄的利用数字技术的叶龄诊断仪。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今年稻子快成熟时赶上日照足、温度高,之前的台风对我们这边影响不大,收成有望再创新高。”刘建国说。

  黄河岸畔,陕西省大荔县。这里曾因盐碱地不长庄稼饱受贫穷之苦。经过多年试验,当地不仅将枣树苗栽植成活,还在农技专家带领下,持续改进温棚栽培技术。

  “这个手机APP是和高校合作研发的,农户输入大棚的位置、温度等参数就能算出施肥量。”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爱英说,如今大荔冬枣不只在冬季,从5月到11月均有新鲜冬枣上市,温棚亩均收益可达8万元。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现在正值棉花吐絮期,名为“超级棉田”的田地里已结出团团雪白棉花,一架无人机在棉田上空喷洒“脱叶剂”。

  这是2023年9月18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超级棉田”拍摄的农业无人机。新华社记者 郝建伟 摄

  这块3000亩的棉田,由两位“90后”小伙艾海鹏和凌磊管理种植,通过使用遥感无人机、农业无人机和智慧农业系统,实现自动化耕种、遥感巡田、智能水肥管理等。去年实现亩产超400公斤,比周边棉田亩产高约50公斤。

  “今年有两位农户把2500亩棉田交给我们管理,我们和研发团队正不断完善解决方案,希望未来推广到更多棉田。”艾海鹏说。

  农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足,农村一二三产业也在加快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正不断形成。

  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粤伽新梅产业园,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刚下树的新鲜新梅通过水式预冷库“冲凉”降温、惰性气体抗氧化等技术保鲜,解决了新梅的贮藏问题,让更多消费者可吃到香甜可口的新疆新梅。

  在新疆伽师县英买里镇巴格托格拉克村,果农在采摘新梅(2023年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除冷链仓储物流,伽师县还引进国内果汁龙头企业研发生产果汁、果干、果酒、果酱等产品,并打造新梅小镇,发展旅游,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

  黑龙江正在推进“5+10”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陕西已打造7个产业集群、20个全产业链典型县,拉动农资、电商等业态围绕链群布局。新疆已形成薄皮核桃、库尔勒香梨、葡萄、棉花等7个产业集群,总产值均超百亿元。

  希望的田野上,粮食生产稳,乡村特色产业优,大国粮仓越来越丰实。

  工业更强:产业升级激活动能

  在西安丝路科学城,一场“追光计划”已开展2年。

  “一系列光子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让西安在光芯片研发生产上走在全国前列。”陕西“追光计划”牵头单位之一——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米磊说。

  今天,丝路科学城已集聚数百家科研院所和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10家,光子技术企业达300余家。陕西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形成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光子材料与芯片、光子传感三大产业集群。

  “追光”的步伐,是陕西以创新引领产业向上攀登的缩影。

  陕西宝鸡的吉利汽车工厂,车间里400余台机器人,18名工程师维护4万平方米的厂房。今年1至7月,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1.5万辆,同比增长39.5%。

  宝鸡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工人在装配车间工作(2023年9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郑昕 摄

  陕西把重点产业链提升作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形成先进制造、现代能源、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在老工业基地哈尔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激发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在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装配测试实验中心,工作人员正准备进行卫星热实验。“这是我们6月9日发射升空卫星的初样件,采用平板式设计,便于设备安装,缩短了卫星的生产制造周期。”公司董事长陈健说,这种平板式卫星可在火箭中层层堆叠,实现“一箭数十星”发射。

  “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全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扩量升级,卫星、雷达、半导体材料、激光通信、传感器等领域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毅说。

  参会者在第六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龙江展区了解新材料产品(2023年8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天山南北,热火朝天。今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形成以“八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上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石油年产60万吨乙烷制乙烯项目开足马力生产。

  “这里的天然气中富含乙烷,我们就以它为原料生产乙烯,能耗比传统工艺降低近三成,产品在市场具有很强竞争力。”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油田公司石化分公司负责人说,良好的经济效益促使企业计划新增投资,开建年产120万吨的二期乙烯项目。

  占地近百平方公里的园区,布局乙烯、炼化纺等四大产业集群,着力实现从一滴油、一方气、一朵棉到一根丝、一匹布、一件衣的转变,将新疆的原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生态更绿:系统治理推动发展

  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的艾西曼湖区域,一排排梭梭、红柳等树苗蓬勃生长。

  这里曾是一片受沙漠侵袭、植被稀疏的盐碱地。2021年,新疆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启动实施,至今生态修复2235.79平方公里,林草等植被覆绿1.08万公顷。

  走进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依托翡翠湖景观而建的矿坑公园里,帐篷营地、儿童乐园、卡丁车赛道等游乐设施一应俱全。

  几年前这里是一座山体裸露、废料堆砌的废弃矿山。当地将生态功能修复和资源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实施矿山修复项目和翡翠湖项目工程。

  “公园建成运营以来,接待游客数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1200万元。”宝清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赵振平说,景区吸纳100余户农民就近务工,持续拉动周边经济发展。

  在渭南市华州区金堆镇,已经闭库的木子沟尾矿库种上了苜蓿和冰菊,坝面绿草如茵。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秦岭陕西范围内森林覆盖率已达72.95%。

  经过生态治理的渭南市华州区金堆镇栗西沟尾矿库(2022年4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从东北到西北,从黑土地到黄土高原,再到天山南北,记者看到一个个生态环境质量好转的案例,听到越来越多的人由衷感慨“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美了”。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黑龙江漠河林场职工在养护森林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黑木耳、灵芝,饲养林下溜达鸡、林蜂等,并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旅游业,年人均收入达5万多元。

  在陕西渭南市,今年上半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5平方公里。重现活力的黄河湿地里,南美对虾、大闸蟹等高价值水产品成功养殖。

  黄河渭南段风景如画,湿地活力重现(2023年9月7日摄)。新华社发

  从高空俯瞰,新疆巴州尉犁县的黄色戈壁上一排排蓝黑色太阳能光伏板整齐划一。这是塔里木油田首座对外清洁供能新能源场站,今年3月并网发电以来累计生产“绿电”约6592万千瓦时,按每户一天用5度电计算,相当于1000多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

  新时代新征程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发深入人心,生态优势的“绿色红利”不断释放,黑陕新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文字记者:熊争艳、刘羽佳、王聿昊、杨琪、尚升、刘赫垚

  视频记者:孙正好、姜赛、刘赫垚、阿曼、赵英博、赵鑫虎

  海报设计:张铎

  编辑:张虹生、李明辉、刘莲芬

  统筹:王洁、方思贤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迪拜举行

  • 音乐舞蹈史诗《西南联大》公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11-16 15:56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2023-11-14 15:37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11-13 16:43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11-09 15:54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11-08 15:29
2023年11月7日,俯瞰江苏省泰州市天德湖公园景色。
2023-11-07 15:35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11-06 16:19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2023-11-06 16:18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10-26 13:16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10-14 23:36
醉美阿尔山
2023-10-09 10:22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10-08 16:39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