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如果想在“世遗之城”福建泉州探寻宋元中国的海洋故事,那必然绕不开记载航海祭祀仪式的九日山祈风石刻。
穿过山脚下的延福寺,在满目苍翠的山林间拾级而上,一幅幅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宋代祈风石刻和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所留摩崖题刻跃入眼前。这其中,以十方12—13世纪的祈风石刻最为珍贵,是世界现存为往来商舶祈求顺风和平安的文字记录,印证了“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历史。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何春燕
“祈风”是什么意思?这个仪式在往来古今的历史中又有哪些意义?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何春燕为记者作出解答。她表示,古泉州人民依海为生,出海和回航都需要顺应季风规律,夏季,船舶从南部海域回航,冬季,船舶从泉州出海。每年夏四月,冬十月,出海的船员会在九日山向海神祈求风信顺利,保佑航行平安,古老的祈风传统也由此而来。
宋代开始,随着“涨海声中万国商”盛景的出现,海外贸易开始成为国家的重要收入来源,祈风活动也开始受到官方重视。也正因为有了官方参与,祈风这一民间传统逐渐“升级”。“祈风礼毕后,人们登山游赏,题写诗文纪事,刊刻于九日山的崖壁上,这就是祈风石刻的由来。”何春燕说。
如果说,登临九日山是一次走读古代中国海外贸易、中西方交流的旅程。那么,这些石刻所蕴含的意义,更是在于搭建起连通古今的对话渠道。
在何春燕看来,祈风石刻不仅能够彰显当时官方对海外贸易的重视,以及对番商的欢迎和礼遇,它还是所有沿海地区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信仰和精神支柱,能够带领大家激发潜能、战胜困难,顺利完成远洋航行。此外,这份被记载的信仰更是闽南人团结一致、爱拼敢赢精神的代表和继承。
“千百年来,当我们远离故土开辟新领域时,我们就是秉承着这份无所畏惧且非常坚定的信仰去战胜困难,来取得成绩,这是我们闽南人共同的精神族谱。”
何春燕感慨,多年的文保工作她有幸见证了太多故事,记忆中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华侨游览时说,他亲眼见证了九日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九日山也见证了他一生中的重要时刻,他想常回来看看故乡是不是青山依旧……“这不就是海丝历史和闽南精神的相呼相应吗?”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统筹:王一涵、雷渺鑫 摄制:刘昊、雷渺鑫 撰文:雷渺鑫 设计:杜丹、曾震宇
指导: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
鸣谢:泉州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