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白海豚和它的朋友们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白海豚和它的朋友们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来源:南方Plus2024-05-22 17:47

  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谈到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往往离不开保护一种栖息于近岸生态系统的标志性物种——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球数量仅有6000头左右。目前,广东共有6个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是全国中华白海豚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image.png

  中华白海豚在广东湛江雷州湾海域畅游。兰红光 摄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汇聚每一个人的力量。

  在广东,有一群中华白海豚的“朋友”,

  他们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经历不同,

  但都自发守护中华白海豚,

  与白海豚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

  他们的故事,

  也是这片土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缩影。

image.png

  湛江东海岛龟头村,整个村子坐落在一个海湾里,因常有中华白海豚出没,有些村民将海湾称为“海豚湾”。陈显耀 摄

image.png

  湛江雷州湾,一头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毛建军 摄

  湛江东海岛龟头村,整个村子坐落在一个弯月形的海湾里,因为常有中华白海豚出没,当地村民称这片海湾为“海豚湾”。

  家旁边就是“海豚湾”,这让龟头村村民庄宏清格外自豪。“我从小就很喜欢白海豚。”庄宏清回忆,儿时自己在村庄旁的海域游泳,时常能看到白海豚在海中嬉戏畅游。

  与白海豚相伴长大,庄宏清早已把这群中华白海豚当成家人,“我觉得白海豚懂人性、可爱,一直想为保护白海豚做点什么。”

image.png

  龟头村村民庄宏清和太太林静在中华白海豚保护基地。

image.png

  湛江东海岛龟头村村民庄宏清给村内的小朋友讲解如何保护白海豚。

image.png

  几年前,中华白海豚保护志愿团队在进行海上巡查时,在雷州湾海域发现了一头灰色的中华白海豚尸体。海洋专家将其制作成标本,并放进了位于龟头村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基地中。

image.png

  在湛江东海岛龟头村中华白海豚保护基地,村民庄宏清回忆着白海豚往事。

  2012年底,庄宏清自筹资金在海边建立了一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基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华白海豚爱好者。他还自制了一批有关中华白海豚科普知识的宣传展板,向游客介绍中华白海豚,呼吁大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最多的时候一天客流量超过300人次。”庄宏清说。

  “如今出门,村里人都叫我海豚清,不叫我名字啦。”庄宏清笑称,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吸引更多人参与保护中华白海豚。

image.png

  王学锋教授在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查看中华白海豚标本。

image.png

  广东海洋大学师生们在实验室研究白海豚喜食的鱼类。罗达意 陈嘉懿 摄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楼,王学锋的办公室墙面上,贴着一张白海豚的照片——一头粉色的白海豚跃出水面,在半空中划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

  “这张照片是我和研究生在雷州湾拍摄的。”王学锋说,作为水产学院主要研究渔业资源生态学的教授,他常年研究白海豚食用的鱼类生物,对湛江中华白海豚的情况如数家珍。

  王学锋的白海豚情结,始于2007 年,因为一次研究任务出海时,他遇到了一群中华白海豚。“看到它们第一眼,心情像看到令人怦然心动的美女一般。”眼前的白海豚,在海洋中自由自在地游弋、跳跃,“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从2017年至今,王学锋带领团队对雷州湾中华白海豚进行了近7年的监测。“根据我们团队监测的数据可以判断,近些年来,雷州湾白海豚种群保持稳定,有一定的繁殖潜力。”王学锋说,多年的研究工作,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人类不能孤立地行走于天地间,要与万物共存。”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文治与团队在珠海开展中华白海豚个体识别调查时,偶遇对科考船只充满好奇的白海豚。高汉摄

  “生活在广东的中华白海豚种群,目前可以追溯到3.1万年前。”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文治介绍,在湛江雷州湾,当地人会用雷州话“白吴”称呼中华白海豚,每一名当地人的心中,都有一份关于白海豚的记忆。

image.png

  渔民吴华雄兄弟趁着夜色出海捕捞螃蟹。

image.png

  湛江东海岛渔民渔民吴华雄的渔船上常备一个垃圾桶,来避免出海时有人将塑料垃圾丢入海中,影响中华白海豚的生活。

image.png

  湛江东海岛龟头村渔民吴华雄对着渔船的地图导航,指出当地白海豚常出没的海域。

image.png

  受科研机构委托,湛江东海岛渔民吴华雄兄弟出海时会做海水取样,来研究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状况。

  东海岛渔民吴华雄对白海豚的记忆,要从爷爷那辈算起,他一家四代人都生活在东海岛,靠海吃海,坚守着捕鱼这个古老行当,也和栖息在雷州湾里的数百头白海豚相伴上百年。

  “不知道是海豚家族还是我们家族,在这里生活的时间更长。”吴华雄说,“但我想,它们跟我们都是生活在同一个家。”

  【摄影】南方+记者张迪吴东俊李永智姚志豪石磊张由琼郑新洽

  【文字】南方+记者张迪

  【剪辑】南方+记者周鑫宇李永智

  【设计】谭唯

  【编辑】何志豪杨奇

  【执行】曾强顾大炜张由琼

  【校对】曹柏英

  【审核】张由琼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沪港高铁动卧列车准备就绪

  • 西藏:拉萨举办第二届锅庄舞大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