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历来备受人们的重视,多种多样的习俗也赋予了这个节日丰富的文化含义。你那里的端午,都有些什么仪式呢?
端午·一隅
以水墨画家@皇小小的画作,祝:
考生们一举高“粽”
情侣们情有独“粽”
努力的你 超群出“粽”
名家笔下的端午
/01/
我祖母坐在后门空地上包粽子呢。有一只洗澡的大木盆装满了清水,浸泡着刚从湖边苇地里劈下的青粽叶,我家屋前屋后都是那股凉凉的清香味……祖母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张粽叶里,窝成一只小脚的形状来,塞紧包好,扎上红红绿绿的花线。有一只粽子挂到我的脖子上了,我低头朝那只粽子左看右看,发现祖母包的粽子一年比一年大,挂着香喷喷、沉甸甸的。(苏童)
/02/
一大早张罗好艾蒿、菖蒲还有雄黄酒,吃过蘸白糖的粽子,就跑上大堤看赛龙船。小孩子荷包里装满炒蚕豆,一边嘎嘣嘎嘣嚼着,一边伸长颈子张望。河湾那头转出一条龙船,人们顿时欢呼雀跃,猜测是哪个村子的船……等看清了是黄龙还是白龙,爆竹就噼噼啪啪炸响起来。
船上大鼓擂动,几十支桨桡同时起落,合着鼓点,动作整齐地往后划水,激起阵阵水花,朝红旗方向疾驶而去……船后高高翘起的棹杆,每落下一次,船便如同给抽了一鞭,一蹿多远。站在岸坡上的男女老少都发了狂,“加油,加油”的吼声震得河水都发颤。(谈正衡)
/03/
父亲那时爱跟我们讲端午节的来历,讲屈原,讲他投水的那条汨罗江,讲人们包了粽子投到水里是为了喂鱼,鱼吃了粽子,就不会吃屈原了。
我那时对屈原的诗一无所知,但我想他一定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因为世上的诗人很多,只有他才会给我们带来节日。(迟子建)
/04/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汪曾祺)
/05/
今日何日?我家老妈子曰:“今天是五月节,大门上应该插一些艾草菖蒲,点缀点缀。”我家老太太曰:“今天是端午节,应该把钟馗捉鬼图,悬在壁上,孩子脸上抹些雄黄酒,辟邪辟邪。”我的小孩子独曰:“今天不知是哪一天,就说应该吃粽子!”我参考众意,觉得今天叫做“粽子节”比较亲切些。(梁实秋)
端午·诗情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樽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北宋]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诗人做客友人家中,有感于节日的愉悦,便以一首词记述下了那时的风物人情,榴花艳、缠角粽、生绡画扇、沐浴兰汤、畅饮美酒……生活化的场景铺陈出节日恬淡的生活情态,仿佛只是读读诗,就能从文字里得一份“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闲情逸致。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北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苏轼被贬惠州时,唯有王朝云矢志跟随。苏轼为王朝云写下很多诗词。王朝云五月初五生日,这首《浣溪沙·端午》,即来惠州第二年,为王朝云所作,“佳人相见一千年”,时光有序,才子佳人,世世相守。
端午·文案
端午这个传承千年的民俗大节,从来都既丰盛又浪漫。各地的端午习俗虽不尽相同,但那派热闹情状却是一样的。仪式感满满的端午节,发个朋友圈吧,文案给你准备好啦:
01.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
02.万水千山“粽”是情,甜粽肉粽我都行。
03.“粽”意——勇往直前的你!
04.不必试图证明自己,无论甜咸都自有人爱。
05.今日宜:开心休假,喝酒吃粽。
06.你说端午安康,我说每天都安乐。
07.祝我们都安康,不止端午,也不止今夏。
08.再坚硬的日子,熬久了,也甘甜软糯。
09.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10.这个端午,所求不过:在乎之人,喜乐安康。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来留言区,送端午祝福吧!
投稿邮箱:yedu_cctv@126.com
“夜读什么时候出书?”“这不来了!”
今年夏天要读的书,是《录取通知书》!
一段好的关系,常常有这9个征兆
听说,故宫这次要“凡尔赛”一下
读书,是一万次春和景明
愿你笔锋所至,梦想开花
一 位 妈 妈 写 了 1 9 年 的 信
制片人 | 王兴栋 主编 | 马文佳
编辑 | 杨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