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幸福写在他们脸上——北京市四季青敬老院交出为老服务新答卷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幸福写在他们脸上——北京市四季青敬老院交出为老服务新答卷

来源:中国老年报2024-10-10 09:37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养老”开栏语

  “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也是2.97亿老年人共同的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乡村、社区、养老机构考察调研,并对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积极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涉老纲领性政策文件,民政部与相关部门迅速跟进,多项政策文件、国家及行业标准纷纷落地。

  党和国家惠老政策是否落实落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如何?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养老”系列报道,组织记者深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部分城乡社区和养老机构,聚焦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立体式呈现我国养老服务从“有”向“优”提质升级的新变化、新成效,展现超大规模老年人口国家老有所养的“中国方案”,反映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幸福写在他们脸上

  ——北京市四季青敬老院交出为老服务新答卷

  西山脚下,永定河畔,有一处静谧而温馨的院落,它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的殷殷嘱托,见证着新时代我国养老事业的蓬勃发展,书写着老年人愈发幸福的晚年生活。这里,就是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敬老院。

  时针拨回2013年12月28日,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季青敬老院,同老人们亲切交谈,关切地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和在敬老院的生活情况。总书记要求养老服务机构要加强管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让每一位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都能健康长寿、安享幸福晚年。

  殷殷嘱托,如春风拂过,给予了力量,指明了方向。十余年来,四季青敬老院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如何绽放养老服务之花?本报记者带您一起去探寻。

  “菜品花样层出不穷,

  还能品尝到各地风味”

  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把墙上一幅装裱精致的照片映得金黄。“瞧,后排这个大高个儿就是我。”87岁的于之明用手指了指说道。这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敬老院看望老人时,与老人们的合影,于之明将它挂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

  “当时,我们合唱团正在排练歌曲《北京的金山上》,突然门吱呀一声开了,看到进来的是习主席,我们一下就沸腾了,没想到习主席日理万机还能来看望我们,真是激动啊……”于之明眼里泛着光。

  民以食为天。走进敬老院的餐厅,桌面擦拭得一尘不染,餐具摆放得整整齐齐。记者在餐厅门口张贴的“一周食谱”上看到,早餐有5种食物,午餐和晚餐各有4~6个菜,周一至周日每天的菜品荤素搭配,基本不重样。

  “看看我们的食谱,花样层出不穷,花卷椒盐的、麻酱的,包子猪肉芹菜的、素三鲜的,还有肉饼、玉米发糕……”“我们还能吃到山西的过油肉、东北乱炖、湘味小炒鸡……品尝到各地风味。”林万惠等5位老人纷纷为“暖心食堂”点赞。

  医疗服务是每位老年人的迫切所需。去年,敬老院对医疗用房进行了改造提升。“药品从原来的100多种增加到了300多种,同时增加了理疗、按摩、针灸等中医科服务。”工作人员介绍说,该院还与航天中心医院、四季青医院、四季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小病在咱们院里基本上都能够解决,如果有大病的话,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转院。”

  “14年前坐着轮椅进来,

  如今学会了几十个舞蹈”

  “当时,我正在西大厅专心致志做手工,一扭头突然看到习主席走过来了,我激动得立马站起来跟主席握手,舍不得松开啊!心里热乎乎的!这些就像发生在昨天,永远都忘不了……”70岁的徐建华幸福地回忆道。

  “14年前,我是坐着轮椅进来的,现在我腿脚利索,还成了舞蹈队的骨干成员呢!在这里我学会了几十个舞蹈……”住进敬老院之前,徐建华患乳腺癌,动了两次大手术,身心都受到了重创。“到这里之后,我参加了很多活动,身心也健康多了。”除了舞蹈课,她还参加唱歌和手工课,“这些活动都是免费的,还有专业的老师领着我们玩,别提多开心啦!”

  诗词朗诵、读书会、唱歌课、手工课……88岁的邵誉培平时参加的文体活动也不少,但她最喜欢的还是布贴画。“我年轻时就喜欢画画,他们都说我有艺术细胞,其实我哪有什么艺术细胞,只是平时用心观察,能静心创作。”邵誉培乐呵呵地一边说着,一边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创作的一大沓作品,并一一介绍起来。“比如这幅小鸟的图案,你得先观察小鸟的形态、眼神,然后画出轮廓来,再用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碎布片去装饰……”说起自己擅长的领域,邵誉培神采飞扬。

邵誉培和她的布贴画

  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该院着力打造文史者、思考者、创造者、运动者、娱乐者等“夕阳五者”活动品牌。“文史者对应读书会、历史讲座、文学欣赏等活动,思考者对应思维训练游戏、数学趣味挑战、悬疑故事分享会等,创造者参与手工制作、园艺种植等实践。”院长简晓慧介绍说,将康复融入文娱、教育活动当中,让老年人有质量地享老,同时也为敬老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幼儿园的防护措施

  也用到托老所里了”

  进入敬老院,一条红色的健身步道让人眼前一亮,上面绘有一些趣味健康小知识。“人车分离的设计,让我们更有安全感。每次走在上面都感觉脚下生风,心情也特别舒畅。”一位老人说道。

  安全从细节着眼。采访中多位老人提到,院里的窗帘全部换成了防火阻燃的材质;各栋楼之间设计了环形通道,穿行其中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屋里所有桌角都安装了保护套,防止老人磕碰。

  “桌角晶莹剔透的保护套看起来就像三瓣花,既安全又漂亮,哈哈,幼儿园的防护措施也用到我们托老所里了,我们这些老顽童好享受啊!”焦纪巳老人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另外,我们每个人还有守护我们的求救定位器,不论走到院里什么地方都可以随时求救,安全时刻有保障,这就是我们的护身符啊!”

  今年,敬老院对院内护理呼叫平台进行升级,该平台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现实时定位老人位置,构建主动雷达报警系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立即启动报警程序并精准确定老人位置。在老人们的房间内,也安装了智能化安全系统,可自动识别老人的安全状况。“比如,老人在卫生间停留时间过长或出现意外,雷达就会认定为异常情况并报警,老人也可手动消除报警。”简晓慧说。

  此外,院内定期组织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开展安全知识理论和实操培训,全方位筑牢安全墙、防护网。

  “硬指标和软服务

  双管齐下”

  85岁的张美茹虽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爽朗的笑声。“这里哪都好,生活上我们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精神生活也丰富多彩。你看我做的手工作品,多漂亮啊!我还唱歌、跳舞,参加演出呢!”张美茹所住的房间阳光充足,几盆绿植在她的精心照护下生机勃勃。

△张美茹

  75岁的陈学良在大厅里自娱自乐弹起了钢琴,享受着惬意的时光。“我住了快一年了,到这以后身体比原来强多啦。我原来一个人在家生活没有规律,这儿环境好、伙食好,还有很多活动,现在检查身体各方面指标都正常了,心情特别愉快。”

  岁月悠悠,四季青这座有着66年历史的敬老院,从最初为孤寡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逐渐发展成为集居住、护理、医疗、康复、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如今服务400余位老人,平均年龄85岁。

  近年来,敬老院大力加强标准化建设,在护理、医疗、膳食、消防安全、休闲娱乐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可操作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实现服务内容的明确化、服务流程的规范化、服务质量的可控化,全院170余位工作人员实现100%培训上岗。

  “硬指标和软服务双管齐下。”简晓慧平日里给员工开会,每次都强调要多关注老人的需求,多给予人文关怀,做到更细心更耐心更用心。比如,鼓励老人“随手拍”,不放过院内任何一个瑕疵;每个月都给当月生日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宴;定期邀请心理专家上门,通过音乐疗法、舞动疗愈等活动疏导老人与职工的情绪……

  四季轮回,温情常在。“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家一般的温馨,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简晓慧感慨道,“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院,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老年群体的关心爱护,这也激励我们坚定为老服务初心,倾尽全力为老人们打造颐养福地。”

  离开四季青敬老院时,夕阳的余晖洒满了整个院子,在红花绿草的映衬下五彩斑斓。老人们或三五成群地聊天,或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散步,他们每个人都笑容满面地跟我们热情地打招呼……岁月在这里变得柔软而温暖,而他们的笑脸,是对总书记嘱托最好的回应。

  ■记者手记

  养老机构正悄然“蝶变”

  “你们敬老院最大的特色是什么?”“老人的笑脸。”四季青敬老院工作人员脱口而出。经过两天的采访,我深有同感。

  幸福写在老人脸上的背后,是新时代养老机构发生的历史性蝶变。环境设施的现代化与人性化、智慧养老的高效化、健康管理的专业化、文化养老的多样化、关爱照护的精细化……如今的养老院,已不仅仅是老人的安身之所,而是有爱有笑声的温馨家园。老人们不再只是孤独地等待岁月流逝,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享受着生活的每一刻。

  这些变化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更离不开党和政府对亿万老年人的关心关爱。“这里没有孤单,只有开心。我们享受政府的补贴入住这里,真是享福了”“我已经往90岁走了,我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晚年生活能这么幸福,都是共产党好”……老人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作出决策部署。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介绍,我国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40.4万个、床位823.0万张,分别比2012年增长7倍、1倍多。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养老机构,像四季青敬老院一样,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温馨家园!

  本报记者 邓燕玲 牛贝贝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全国南戏展演启动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创新带动技术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堰商汇”数智亲商服务平台,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以高质量服务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6 18:06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