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父亲刷短剧刷爆了他的银行卡”——记者调查短剧“围猎”银发群体现象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父亲刷短剧刷爆了他的银行卡”——记者调查短剧“围猎”银发群体现象

来源:法治日报2024-10-21 10:57

  编者按

  前不久,“爷爷沉迷刷手机,3岁孙子独自去河边溺水身亡”的消息让公众深感痛惜,也引发社会对部分老年人沉迷网络的思考。

  随着短视频、直播的迅速发展,一些“网瘾老人”两眼一睁刷剧到熄灯,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扫码做任务,打赏主播豪横买单、疯狂购入保健品……他们不但被各种短视频、短剧“拿捏”,还很容易掉入大数据织成的“信息茧房”,带来各种问题。

  在刊发完“依法破解老年人失能困局”系列报道后,法治经纬版从今日起开设“依法破解老年人网络沉迷”专栏,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短剧之风,卷至银发赛道。

  近两个月,中老年剧在短剧榜单中纷纷屠榜:WETRUE短剧热度榜中,《闪婚老伴是豪门》上线后连续五日霸榜第一,抖音话题量已超23亿;《闪婚五十岁》《老炮儿之上阵父子兵》的抖音话题量也分别达6亿、3亿左右。

  中老年题材的爆火,转变了短剧行业的业内观念:小鲜肉变成“老霸总”,同样能成为“流量密码”。

  这正对了广东人林涵85岁外婆的“胃口”,老人对短剧中的离谱剧情乐此不疲,愿意每天花几个小时观看。江苏人方灿65岁的父亲也是个“短剧迷”,每天在沙发上随意一躺,就能连续刷上几个小时,他同时在看5部短剧,手机上有上百个短剧小程序。

  刷短剧不仅“劳神”还“伤财”。林涵外婆之前对网络支付一窍不通,却为短剧“添加银行卡”充值刷光了账户里的2000多元;方灿父亲则通过短剧小程序累计充值近4万元。子女们想把钱讨回,可系统显示“已经观看”或“系成年人付款”并拒绝退款。为了戒断家里老人的短剧瘾,他们无奈给老人的社交软件用上了青少年模式。

  受访专家指出,部分小程序短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令不少消费者尤其是互联网知识不健全、网络消费辨识能力弱的老年群体深陷其中,在“9.9元买不了吃亏”的洗脑式营销中,最终花费了若干个9.9元。规范微短剧市场秩序、打击诱导消费陷阱、及时下架违规内容,仍需监管部门久久为功,更需各视频平台压实主体责任。

  狗血剧情先惨后爽

  情感共鸣让人上头

  “拜见董事长!”一群职员齐刷刷地朝着一位穿着维修工服的中年男子(实际身份是集团董事长)鞠躬。为了给自己的二婚老伴解围,他亮明了身份,一旁刁难老伴的“恶女人”得知自己欺负的是董事长太太,震惊得一头栽在了地上……

  这是林涵外婆最近正在看的“老年霸总”短剧,其讲述了作为集团总裁的50岁男主角与45岁女主角闪婚后的爱情故事。林涵觉得这部剧的剧情“很无脑”,看了不到一集就选择退出播放,但外婆却认认真真追完了整部剧。

  杨华是某一线城市大学的一名老师,今年刚退休。近段时间,她也迷上了这部短剧。“女主角年轻时没能穿上婚纱,人到中年再次踏入婚姻殿堂时穿上了。我也有相似的遗憾,这份遗憾在剧中得到了满足。”

  “贴近中老年人生活的情节足以吸引这些观众。”在北京从事短视频编导工作的刘壮以该剧为例分析道,剧集使用“隐藏身份”作为关键矛盾点,男主角先后假扮出租车司机和董事长司机,在95集的体量中,男主角的身份直到近90集才被女主角知晓。为了“先惨后爽”,剧情无需讲求逻辑,如女主角身为男主角公司的大堂经理,却不知道老板的长相,男主角公司的高管也不认识自己的董事长等。

  “以往对中老年群体有较多刻画的影视作品多是‘年代戏’,以‘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反映时代变化。也就是说,针对这一群体的影视作品多走现实主义路线,浪漫的偶像剧、逆袭的‘爽剧’往往属于年轻人。而短剧正好能填补传统影视作品在这方面的空白,直接将镜头聚焦于中老年人,给出独特的‘情绪价值’。”刘壮说。

  林涵也注意到,相较于以前流行的青春校园、偶像恋爱等题材,现在的短剧的确有了更多“适老化”的题材。一集大概3分钟,但剧情非常拖沓,大多有七八十集,有很多反转。这些剧情大多只是遵循一些诸如“婆媳矛盾”“儿女不孝”“失散认亲”“老年霸总相亲”等重生、反转的“烂套路”,但这却正对了外婆的胃口,从早上起床甚至躺床上就拿起手机开始刷短剧。

  她还见外婆追过一部“身为世界首富的45岁保洁阿姨与27岁霸总相恋”的短剧。故事讲述了霸总带保洁阿姨去见父母,结果霸总父亲曾经追过保洁阿姨,霸总母亲和她是死对头,保洁阿姨被各种刁难羞辱,最后不得不亮明身份,终于和男主相爱相守。

  “外婆年纪大了,对于社交软件上的关注、收藏等功能并不是很熟练,她可能无意间点了一部短剧,此后就经常收到各种短剧的推送。”林涵觉得,外婆的社交软件像是被短剧“围猎”了,而外婆也心甘情愿地沉迷在“换汤不换药”的短剧中,坐着、躺着都要拿起手机看,一看就是连续好几个小时不休息。

  方灿则这样形容沉迷短剧的父亲——“退休在家无聊,每天就刷视频,一个个平台换着刷”。方灿介绍,父亲原本只在一个短视频平台上看短剧,这个平台会推荐不同的短剧,看了几集后,就会跳出一些短剧平台的链接,然后让父亲下载或是转到另一个社交平台的小程序上看。如今,父亲的手机上布满了各种软件。

  “我爸本来就有老花眼,加上手机屏幕小,字幕也小,他每天连续盯着看好几个小时,估计老花眼度数也加深了不少。”方灿说。

  短剧小程序套路多

  老人容易受骗充值

  短剧提升曝光量的关键在于投流,而投流能提升付费率的核心则在“钩子”,也就是剧情剪辑出的短视频投放素材。

  “这是大部分短剧中都有‘打脸’情节的原因——这类情节先把惨点、虐点‘拉满’,调动观众情绪,为后续剧情制造情绪落差,先抑后扬。”刘壮举例,比如某部短剧中的试婚纱情节,有店员、店长指责男女主角“不配”,又有女主角的同学以高管夫人身份形成对比,然后再由级别更高的经理站出来替男主角“打脸”这些“反派”。这一情节也成为该短剧投流的重要“钩子”,在不少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上都能见到。

  年轻人会被“钩子”吸引,中老年人更甚。

  林涵发现,外婆看短剧都是先被这种视频吸引,想要看下去就要付费,不知不觉就看完10多部付费短剧,支出也由一开始的1元、3元变成19.9元、39.9元不等。“我发现的时候外婆已经花了2000多元了,因为她账户里没有多少钱,加上我发现得早,才没有更大的损失。”

  方灿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父亲刷短剧刷爆了他的银行卡。”方灿回忆道,一开始,她以为父亲顶多花几十元看短剧,直到有一次父亲说自己的银行账户里没钱了,方灿这才去查看父亲的消费记录,密密麻麻全是短剧充值记录,几乎每笔都是39.9元。她赶紧往下翻,发现父亲从去年年初开始充值,最多一个月花了3500多元,一年半内充值累计达3.9万余元。

  父亲看到账单后同样不敢相信,自己日常的小额支出竟然累加到了数万元。“他告诉我,自己平时一集一集充值解锁,后来程序上给他推了一次解锁全集、一次解锁全站短剧1天等充值选项,宣称这样更优惠,他听信后就一次性充值了。”方灿介绍,后来,当父亲浏览其他程序时也会“如法炮制”地按照推荐选择相应数额的充值服务,“他说自己就是不断地解锁新剧情,因为实在太想看后面的反转了,欲罢不能,而且觉得每次真没花多少钱”。

  部分商家“精准收割”的乱象也由此浮现。

  方灿注意到,一些短剧以低价吸引用户付款,在对方支付时默认勾选续费选项,使用户在观看时自动续费,且后续剧集均以原价扣费;或者设置多种付费选项,混淆单集、全剧、平台的概念,“对于一些老人来说,根本无法清晰计算自己追剧所花费的金额”。

  记者点开某短视频平台搜索“短剧”,便有分属于不同短剧小程序的短剧弹出。记者随机点开几部短剧发现,若要观看全集,则需要转跳到短剧所属的平台小程序中。看完几集后,便会弹出“充值解锁剧情”的提醒。在其中一款短剧小程序中,“新人”可享受诸多福利,仅1元即可解锁新剧试看,同时也有“限时优惠”,即9.9元便可以观看全集、19.9元可享“全站短剧免费看一天”、39.9元可享7天免费看等。当“新人”身份不再,用户就需要支付原价,即49.9元3天会员以及69.9元7天会员。

  记者浏览多个短剧小程序发现,要充值解锁剧情,必须先购买不同平台相对应的虚拟货币,再使用虚拟货币兑换相应的集数或会员。然而,不少虚拟货币标明“因政策限制,充值仅限固定金额”,因此只能按照指定的数额购买,并不能自定义充值的数额,而往往兑换单集短剧或包月、包年会员所需的虚拟货币数又与充值指定的数额不对等。这样下来,用户用于购买虚拟货币的数额,总会大于实际购买短剧集数或会员需要的数额。

  比如,记者点击某平台49.9元3天会员的充值选项,该程序“推荐充值”504个钻石,实际支付72元,再用其中499个“钻石”兑换3天会员。而要充值69.9元一周的会员,则“推荐充值”100元购买700个钻石,并用699个钻石进行兑换。

  “她一个老太太怎么会懂这些,起初都是因为剧情来到最高潮,但没法继续看下去了,便按照屏幕上的要求点各种按键,最后稀里糊涂地支付了。”林涵说。

  发现外婆花了不少钱看短剧后,林涵曾试图捋清这些小程序的充值规则以便向外婆解释,但她发现不同小程序有不同的定价和充值规则。

  “这些小程序会推出各种充值会员活动,不同小程序的规则、价格都是不一样的。很多平台也会有整剧购买、单集购买的选项,但怎么整剧购买算优惠价,单集购买一集是多少钱,这些都很难搞清楚,甚至同一平台不同短剧收费都有差异。”林涵说,这些复杂的计算规则在她的仔细研究之下都难以捋清楚,更不用说老年人了。

  方灿在给父亲梳理账单时也发现,父亲同样被这样的规则“蒙在鼓里”。

  “有很多短剧可能是他无意间买了全集的,不少都没有看完。”方灿发现,父亲曾经购买过某观看平台的“永久会员”,但当方灿查找该小程序时,却发现该小程序已经注销。他不懂其中的规则,什么选项让他方便继续长时间看下去,他就充钱,他认为一次花的也不多,结果越充越多。

  来自广东的黄先生曾从事短剧投流工作,他告诉记者,短剧程序的充值面板一般是分档位的。如果一个账户曾经有过充值,且充值的金额较大,那么就会被打上优质用户的标签,在这以后刷到的短剧就都会是相对高价的面板。

  合理设置付费上限

  保障老人合法权益

  “购买的剧集已经观看了。”在与相关平台及小程序的客服沟通退款时,方灿多半会得到这样的答复。

  “人家说得也没错,的确是看了。回复的是其中几个充值数额比较大的平台。”方灿告诉记者,由于父亲所充值的短剧平台有上百个,且不少支出数额只有几百元甚至几十元,“连和平台沟通都难”。

  记者注意到,在各个平台的充值页面,均表明“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监护、指导、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相关操作”,而对于老年群体则无相关规定。

  “这也是客服不退款的原因,我父亲确实是成年人,每一笔钱也是他自己付出去的。”方灿说。

  为了不让父亲再继续沉迷和充值,方灿只能手动删除父亲手机上添加的上百个小程序,但删的速度跟不上他添加的速度。“这些小程序无孔不入,网络文章、朋友圈的广告等,都很容易点进去,加上短视频平台也一直按照他的喜好推送,每天能接触短剧的渠道五花八门。”

  林涵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账户没钱了没办法充值,但是短剧还是戒不掉。”林涵说,与外婆同龄的好友也会在群聊里转发各种各样的短剧节选,一不小心就又会点入短剧小程序里观看。

  无奈之下,林涵和方灿都选择将老人的手机设置成青少年模式,以限制消费额度。

  “青少年模式确实能够禁用一些小程序,但我爸毕竟是个成年人,有些手机功能还是要用的。”方灿觉得,用青少年模式来帮父亲戒掉短剧只是权宜之计,希望平台能够有更适合老人的防沉迷系统和支付模式。

  不过,在采访中,不少从业者和受访群众也表示,中老年短剧本身是值得肯定的内容形态,不能因为少数剧质量低、价格机制尚待完善,就抹杀了整个行业。老年人在合理的范围内花些钱,能够怡情,未尝不可,但要适度。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建议,短剧小程序和平台应统一收费模式,强化告知义务,落实明码标价,优化自动续费机制,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

  “建议相关平台开通老年人付费模式,解决数字弱势群体冲动消费难题。针对老年消费者可以通过多次提醒、大字或显著标识进行告知以及设置付费上限等方式,建立老年人防沉迷模式。子女也要加强对老人的陪伴和关心。”郑宁说。

  她提出,针对因老年人过度付费所产生的系列问题,应进一步推动行业收费的透明化。具体而言,在既有规制体系的基础上,可考虑多方协同出台进一步措施,如将具体收费方式及标准列入短剧的备案信息要求、要求从业企业向消费者公示某部短剧完整观看所可能产生的最高费用、禁止通过不合理分拆或小程序多级跳转等方式进行重复收费等。(记者 赵丽 实习生 林铭溱)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范儿”十足的2025上海车展

  • 湖北宣布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创新带动技术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堰商汇”数智亲商服务平台,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以高质量服务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6 18:06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