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首页> 时政频道> 要闻 > 正文

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来源:人民日报2025-02-24 08:05

  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写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之际

  本报记者 王 浩 郁静娴 邓剑洋

  伴随春的气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

  大棚里,甜瓜藤蔓匍匐向前。“中央一号文件举措实、含金量高,专门提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种好甜瓜,大家伙儿更有底气。”山东嘉祥县金屯镇薛韩村党支部书记韩耀海说。

  春灌正忙,春水润田。“好政策送实惠,种粮吃下‘定心丸’。”近日,山西大禹渡灌区开机放水,芮城县大王镇张村种粮大户陶帅忙浇地,小麦喝上了今春“第一口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基础。”

  中央一号文件,承载亿万农民美好期盼。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三个中央一号文件,传递了强农惠农富农的鲜明信号,描绘了2025年“三农”工作任务书、路线图。春到田间,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凝心聚力压茬干,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阔步向前,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的重点任务。

  纵观这13个中央一号文件,粮食始终是关键词。“这充分体现了保障粮食安全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农经所研究员王秀东分析,从外部看,国际粮食供应链面临极大不确定性,从内部看,极端天气频发、消费结构升级等叠加,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长期存在,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看数量,夯实稳产丰产基础。

  查墒情、看苗情,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廊坊试验站站长王瑞华时不时到田头转一转,“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这是保丰收的关键举措。今年我们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打造小麦高产田。”

  从去年的“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到今年的“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单产提升”。农业农村部将瞄准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油菜五大重点作物,集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让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真正落到田间地块。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我们正在建4座泵站,让农田旱能浇、涝能排。”山东德州市陵城区小冯家村党支部书记冯德桥说,“据估算,高标准农田里的小麦和玉米能增产8%,我们争取早建成、早受益。”

  去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增加525.8万亩,对增产贡献近两成。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继续坚持量质并重,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护好“饭碗田”。

  看质量,激发提质增效动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并从“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细化实化。

  在湖南龙舟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一台台高性能水稻抛秧机交付,“跑”向春耕一线。“企业点单,院校接单,协同攻关,新机型显著提升了丘陵地区秧苗栽种效率,预计今年有望推广1500台。”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宋建农介绍。

  农机升级,粮食生产增效率。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今年农业农村部门将聚焦大型高端智能、丘陵山区两个主攻方向,加力攻关研制一批标志性产品。

  优化结构,食物供给更多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江西遂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焦丁华说,县里推广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种“中油早1号”,扩大优质油菜种植面积。

  统筹生产与生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24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42.6%,比2022年提高1.3个百分点,农业绿色底色日益鲜明。“下一步,深入开展科学施肥增效行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不断拓展粮食安全边界。”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农业农村发展迫切所需、农民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入手,对“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等进行部署。

  让产业兴带动百业旺。

  木偶演出、古琴表演、国风吟诵……在浙江平阳县坡南历史文化街区,古建古桥相映成趣。

  “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必须提升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人表示,自2024年10月运行以来,坡南历史文化街区已累计吸引游客约300万人次。

  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这些新产业新业态,蕴藏新机遇。下一步,农业农村部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力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让和美乡村建设更扎实。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4个维度部署乡村建设。

  打开水龙头,清水哗哗流,河北元氏县东于科村村民董彦辉喜滋滋,“家里通了自来水,安上了智能水表,吃水方便多了。”

  “我们将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分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规范化建设,预计到今年年底,180个村庄将完成提升改造。”元氏县水利局局长李进辉说。

  让乡风焕发新气象。

  “开船了!”吆喝声、鼓声响起,手拿竹篙的“船夫”舞起来……湖北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翻山堰村第三届“村晚”热闹开演。

  “举办‘村晚’,农民演、农民看、农民乐,乡亲们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城关镇镇长赵雪说,“我们全力把篝火晚会、‘村晚’办得更出彩,为乡亲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如何加强文明乡风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列出任务清单——“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加强乡土文化能人扶持”“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等。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增加各类“村字号”文体活动供给,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兴农富农长期是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增收入,依然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目标之一。

  2024年,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和实际增速比城镇居民分别快2.0个和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但与此同时,农民持续增收面临压力,如何保持好势头?

  兜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防止思想松懈、工作松劲”。

  医保部门推送预警信息,村干部第一时间入户排查……河北馆陶县闫沿村村民闫庆勇住院治疗,花费较多。县里落实防贫保险救助2.29万元,为他的妻子申报乡村公益性岗位。“我们将强化部门协同、信息共享,做好监测对象的精准帮扶。”馆陶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苏云介绍。

  今年将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强化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开发式帮扶,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

  强支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奔县”“乡游”带火了日子。春节假期,湖北秭归县两河口镇香龙峡谷旅游景区人流如织。“农家菜特别受欢迎,我7天挣了近2万元。”这里的饭馆香龙山居的老板何勇说。

  农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等组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准施策,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推进家政兴农行动”“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实打实的举措,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增动力,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

  “公司建有育种基地6000余亩,自主研发了4个品种。”甘肃金浪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樊玉平介绍,企业遇到资金周期困难后,中国农业银行武威分行及时提供了“结算e贷”110万元,审批快,还款方式灵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人地钱”要素。解决“钱从哪儿来”,提出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破解用地问题,提出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化解人才瓶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

  一年之计在于春,奋楫前行加油干。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的各项举措落实落细,凝聚起亿万农民奋进的力量,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蓄澎湃动能。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铺轨忙

  • 内蒙古乌兰浩特:加紧生产备春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加载更多